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香薷散

黄连香薷散

《得效》卷二:黄连香薷散

药方名称黄连香薷散

处方香薷散(香薷厚朴、白扁豆)、加黄连2两。

功能主治暑疟独热,躁烦,大渴引饮,小便不利,或背寒面垢。

用法用量每服加灯心20茎,麦门冬(去心)20粒,淡竹叶7皮,车前草2根,晚禾根1握,槟榔1个(切片),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得效》卷二

《杏苑》卷三:黄连香薷散

药方名称黄连香薷散

别名黄连香薷

处方香薷3钱,厚朴7分,甘草(生用)5分,白扁豆6分,黄连(姜汁拌炒)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中暑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内外俱热,烦躁大渴喜冷。外感中暑泻之症,时值夏秋之令,忽然腹痛,烦闷口渴,板齿干焦,暴泻粪水,肠鸣飧泄,痛泻交作,此暑热之症,脉洪滑热重者。

用法用量黄连香薷饮(《症因脉治》卷四)。

摘录《杏苑》卷三

症因脉治》卷四:黄连香薷散

药方名称黄连香薷散

别名黄连香薷

处方黄连香薷、白扁豆厚朴

功能主治暑湿腹痛之症,热令当权,忽尔腹中作痛,肠中作响,痛泻交作,脉洪大者,此暑湿霍乱之类。暑热所逼而致夏月鼻衄,脉虚身热,大汗口渴者。

用法用量黄连香薷饮(《外科大成》卷三)。《外科大成》本方用法:水煎熟,冷服。

呕吐,加藿香;胸前饱闷,加枳壳;小便不利,加六一散、木通汤;大便结,加大黄;恶寒身热,加羌活防风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猜你喜欢

  • 蜡弹丸

    药方名称蜡弹丸处方白茯苓2两,山药(炒)3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半,黄蜡2两。制法上以前3味为末,研匀,熔蜡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盐汤嚼下。各家论述《准绳·类方》:山药、茯苓、杏仁

  • 败弩散

    药方名称败弩散处方干地黄10分,干枣3枚,杜仲2分,当归4分,附子4分(炮),故败弩筋(烧灰)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金疮弓弩所中,筋急屈伸不得。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温酒送下,日3夜1服。摘录《鬼遗

  • 蛤蚧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蛤蚧汤药方名称蛤蚧汤处方蛤蚧(酒浸,酥炙)知母(焙)贝母(炮)鹿角胶(炙令燥)甘草(炙,锉)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人参葛根(锉)桑根白皮(炙,锉)枇杷叶(去毛,炙)各3

  • 胡蜂酒

    《中国药典》:胡蜂酒药方名称胡蜂酒来源本品系景颇族验方。为胡蜂科昆虫胡蜂VespaManificaSmith的虫体酒浸液。性状为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特异腥香气,味苦、麻、微辛。炮制取鲜胡蜂100g,加白

  • 集灵饮

    药方名称集灵饮处方神曲(炒)、青皮、苍术(炒)、陈皮、薄桂、白术(炒)、延胡索、黄芩、草果、半夏。功能主治瘕癖,消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十一

  • 大豆煎

    《医心方》卷十引《经心录》:大豆煎药方名称大豆煎处方生桑根白皮(入土1尺者,细切)3升,大豆1斗。功能主治风水。用法用量以水6斗,煮取1斗,去滓;下生姜汁2升更煎,取汁4升,每服5合,日3夜1。以知为

  • 槟榔一物汤

    药方名称槟榔一物汤处方鸡心大槟榔。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脚气攻注手足不能举。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紫苏叶7叶连梗,橘皮1全个(不去白),生姜5片,煎汤乘热调下;脚气冲心闷痛,用童便煎服;脚心串痛,温酒调下

  • 痰郁汤

    药方名称痰郁汤处方苏子半夏前胡炙草当归陈皮沉香栝楼净仁胆星枳实香附浮石功能主治涤痰解郁,止咳平喘。治痰气郁结,动则喘满或嗽,寸脉沉而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气虚,加黄耆;寒冷,加肉桂。摘录《杂病源流犀烛

  • 决明子点方

    药方名称决明子点方处方决明子(为末)6分,蕤仁(研)6分,象胆(研)4分,秦皮(为末)4分,黄柏(去粗皮,为末)4分,盐绿(研)3分,鲤鱼胆(去皮)4枚,马珂(研)4分,乌贼骨(去甲,研)4分,贝齿(

  • 白鸭方

    药方名称白鸭方处方白鸭1只(去毛肠,洗),饭半升。功能主治水气,胀满浮肿,小便涩少。用法用量以饭、姜、椒酿鸭腹中缝定,如法蒸,候熟食之。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