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辟邪丹

辟邪丹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辟邪丹

药方名称辟邪丹

处方苍术(以黄连代之更妙)、乳香降真香甘松、北细辛芸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豆大。

功能主治辟一切秽恶邪气。主

用法用量每焚1丸熏之,良久又焚1丸,不可太多,只是略有香气,使之不可间断。烧于房中。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医学正传》卷五:辟邪丹

药方名称辟邪丹

处方人参1两,茯神1两,远志1两,鬼箭羽1两,九节菖蒲1两,白术1两,苍术1两,当归1两,桃奴(焙干)5钱,雄黄(另研)3钱,辰砂(另研)3钱,牛黄1钱(另研),金箔20片,或加麝香1钱。

制法桃奴以上诸药为细末,雄黄、辰砂,牛黄3味末子和匀,以酒调米粉,打糊为丸,如龙眼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冲恶怪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以木香汤化下。更以绛香囊盛5-7丸,悬床帐尤妙。

摘录医学正传》卷五

奇效良方》卷十二:辟邪丹

药方名称辟邪丹

处方雄黑豆(一作小豆)49粒,绿豆49粒,信砒半钱(另研),黄丹1钱(为衣)。

制法上为末,于端午日同入乳钵内,滴水为丸,分作30粒。

功能主治岚瘴、鬼疟、食疟频并者。

用法用量每服1粒,用东南桃心7枝研汁,将井花水于早晨日欲出未出时吞之,醋汤亦得,3日1服。

注意忌荤腥。孕妇不可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二

猜你喜欢

  • 四君子汤加味

    药方名称四君子汤加味处方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主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单仙遗粮丸

    药方名称单仙遗粮丸处方仙遗粮1两。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杨梅疮。鼻崩眉落,筋缓骨拳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川椒煎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棱术汤

    药方名称棱术汤处方三棱萝卜子 蓬术青皮乌药槟榔枳实各3克功能主治消积化食。治痧因食积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稍冷服。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 葱豉桔梗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葱豉桔梗汤药方名称葱豉桔梗汤处方鲜葱白3~5枚 苦桔梗3~4.5克 焦山栀6~9克淡豆豉9~15克 苏薄荷3~4.5克 青连翘4.5~6克 生甘草2~2.5克 鲜淡竹叶30片功能主

  • 连翘橘叶汤

    药方名称连翘橘叶汤处方川芎1钱,连翘1钱,角刺1钱,金银花1钱,橘叶1钱,青皮1钱,桃仁1钱,甘草节1钱。功能主治清肝解毒。主吹乳初起,肿焮痛甚者。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证,加柴胡。摘录《杂病源流犀烛

  • 理气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理气丸药方名称理气丸处方杏仁桂心各30克益智子干姜各60克制法上四味,研为细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肺气虚弱,外感寒邪,短气不足以息。用法用量空腹时每服3丸。以知为

  • 风门顶

    药方名称风门顶处方雄黄2钱,川乌2钱,草乌2钱,明矾3钱,胆星3钱,白信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痰症。用法用量每服5分,冷酒少许,调姜白汤下。摘录《串雅补》卷一

  • 川楝丸

    《医级》卷八:川楝丸药方名称川楝丸处方川楝子茴香各60克附子30克制法上三味,用酒300毫升,煮尽为度,焙,晒干,炒,研末。功能主治主奔豚小腹疼痛。用法用量每药末30克,用延胡15克,全蝎18个,丁香

  • 龙蜕饼子

    药方名称龙蜕饼子别名消毒饼子处方蛇蜕1条(用麻油点灯,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以砂糖拌为饼子。功能主治小儿痘疮,余毒上攻咽喉,语声不出。用法用量嚼下。摘录《续易简方》卷五

  • 化酒止痢汤

    药方名称化酒止痢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1两,山茱萸5钱,黄连1钱,茯苓5钱,柞木枝5钱,白芍5钱,槟榔5分,薏仁5钱。功能主治解酒毒,分消湿热。主贪酒好饮,久经岁月,湿气所积,变成痢疾,虽无崩奔之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