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经种玉汤

调经种玉汤

《万氏女科》卷二:调经种玉汤

药方名称调经种玉汤

处方当归(酒洗)吴茱萸(炒)川芎各12克香附(炒)热地各18克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牡丹皮玄胡索陈皮各9克

制法上药锉作四剂。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行气调经。主血虚挟滞不孕,脉涩弦者。

用法用量每剂用生姜3片,水375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时温服。滓再煎,临卧服。待经至之服起,一日一服。

若过期而经水色淡者,乃血虚有寒,加官桂、炒干姜、热艾各6克,若先期三五日色紫者,血虚有热,加条芩9克。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万氏女科》卷一:调经种玉汤

药方名称调经种玉汤

别名调经种子汤

处方当归身8钱,川芎4钱,熟地1两,香附6钱(炒),白芍(酒炒)6钱,茯苓(去皮)4钱,陈皮3钱,吴茱萸(炒)3钱,丹皮3钱,玄胡索3钱。

制法上锉,作4贴。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妇人无子。因七情所伤,致使血衰气盛,经水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色淡如水,或紫色如块,或崩漏带下,或肚腹疼痛,或子宫虚冷,不能受孕。

用法用量调经种子汤(《外科全生集》卷二)。

若过期而经水色淡者,乃血虚有寒也,加官桂、炮姜、熟艾各1钱;若先期3-5日色紫者,血虚有热也,加条芩3钱。

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医部全录》卷三八四:调经种玉汤

药方名称调经种玉汤

处方地黄(酒蒸)6钱,香附子(炒)6钱,当归身(酒洗)3钱,吴茱萸3钱,川芎3钱,官桂2钱,熟艾2钱。

制法上锉,分作4帖。

功能主治妇人无子,多因七情所伤,致经水不调,不能受孕。

用法用量每帖入姜1片,水煎,空心服。待经至之日服起,1日1帖。药尽交媾,必成孕。

摘录《医部全录》卷三八四

猜你喜欢

  • 固阴和疟饮

    药方名称固阴和疟饮处方赤鲜首乌5钱(打碎),当归3钱(酒洗),白芍3钱(酒炒),枳壳1钱5分(炒),青皮1钱5分,草蔻仁1钱(研),柴胡5分(微炒),炙甘草3分,煨姜2片。功能主治养阴,和少阳之邪,清

  • 葛根白术散

    药方名称葛根白术散处方白术1钱,茯苓1钱半,干葛1钱半,木香1钱半,赤芍药1钱半,甘草(炙)1钱半,枳壳(去瓤,麸炒)2钱半。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一切赤白丹肿毒。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

  • 人参麦冬汤

    药方名称人参麦冬汤处方人参茯苓甘草杞子五味子麦冬功能主治治老人虚人患上消,口大渴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金银花酒

    《外科理例》卷一:金银花酒药方名称金银花酒处方金银花(生取藤叶)1把。制法瓷器内烂研,入白酒少许,调和稀稠得宜。功能主治痈疽发背,乳痈。用法用量涂敷四周,中心留口,以泻毒气。摘录《外科理例》卷一《古方

  • 存注丹

    药方名称存注丹处方白芍药白术生地黄各9克麦门冬柏子仁各15克甘草菖蒲各3克柴胡天花粉各6克青皮0.9克功能主治主气郁不舒所致的健忘。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冬季补肾肾沥汤

    药方名称冬季补肾肾沥汤处方石斛1两(去根),五味子3分,黄耆3分(锉),熟干地黄1两,人参3分(去芦头),桑螵蛸半两(微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防风半两(去芦头),白龙骨1两,肉苁蓉1两(酒浸

  • 小安肾圆

    药方名称小安肾圆处方香附子、川乌、川楝子,各一斤,用盐四两,水四升同煮,候干,焙;熟干地黄八两,茴香十二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四两。炮制上六味为细末,酒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

  • 绛雪丸

    药方名称绛雪丸处方消石1两,丹砂1分。制法上研如粉,烧粟米饭和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伤寒,发狂眼赤,大小便血出,身如金色,及6-7日狂躁发热。用法用量每服1丸,沙糖冷水化下。服药后便睡,移时汗出为效

  • 芦笋粥

    药方名称芦笋粥处方芦笋(芦笋的嫩苗)30克粳米50克制法先煎芦笋,去渣,后入粳米煮为稀粥。功能主治辛凉解表。适用于小儿疹出不畅,症见发热,烦躁、喘咳、呕吐等。用法用量空腹服用,每日2次。摘录《粥谱》

  • 加味补中益气汤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加味补中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身、白术、升麻、柴胡、橘红、甘草、麻黄根、浮小麦、白芍、桂皮、酸枣仁。功能主治阳虚自汗。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水煎,温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