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诃子饮

诃子饮

《重订严氏济生方》:诃子饮

药方名称诃子饮

处方诃子(去核)30克杏仁(泡,去皮、尖)30克通草7.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敛肺止咳。治久咳,语声不出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煨生姜(切)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普济方》卷一五九引《卫生家宝》:诃子饮

药方名称诃子饮

处方诃子3两(去核),生姜1两(煨熟),灯心半两。

制法上各为散,合一处。

功能主治久嗽,无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升,煎取半升,空心随意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九引《卫生家宝》

《济生》卷二:诃子饮

药方名称诃子饮

别名诃子

处方诃子(去核)1两,杏仁(泡,去皮尖)1两,通草2钱5分。

功能主治久咳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诃子散(《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方》)。

摘录《济生》卷二

《本事》卷三:诃子饮

药方名称诃子饮

处方诃子(煨,去核)半两,青皮(去白)半两,麦门冬(水浥,去心)半两,槟榔4个,半夏3分(汤浸7次),甘草1分(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利膈去涎,思食止嗽,健运中宫。主咳嗽痰涎,致中膈不利,纳食减少。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诃子汤”。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诃子气味温涩,入手阳明、足太阴;青皮气味苦辛温微酸,入足少阳、厥阴;麦冬气味甘寒微苦,入手太阴、少阴;槟榔气味辛温,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脾。以辛温之药,健运中宫,气旺则肺金有所恃,孰谓肺病必用滋腻乎?

摘录《本事》卷三

猜你喜欢

  • 虎胫骨酒

    《普济方》卷九十七:虎胫骨酒药方名称虎胫骨酒处方石斛(去根)石南叶防风(去芦)虎胫骨(酥炙)当归(去芦)茵芋叶杜仲(锉,炒)川牛膝(去芦)芎劳 川续断金毛狗脊(燎去毛)川巴戟(去心)各30克制法上锉如

  • 川大黄丸

    《圣惠》卷二十七:川大黄丸药方名称川大黄丸处方川大黄(锉,微炒)3分,黄芩3分,黄连(去须)3分,当归3分,赤茯苓3分,黄耆(锉)3分,生干地黄3分,赤芍药3分,柴胡(去苗)3分,栀子仁半两。制法上为

  • 开胃圆

    药方名称开胃圆处方白芍药、麝香(细研),各一分;人参、木香、蓬莪(煨)、白术、当归(去苗.微炒),各半两。(一本无白术。)炮制上件捣,罗为末,都研令匀,汤浸炊饼和圆,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脏府怯弱,

  • 菇蒋根羹

    药方名称菇蒋根羹处方菇蒋根(生嫩者,洗,切细)半斤,冬瓜(去瓤,细切)半斤。功能主治消渴口干。用法用量以水6升,入盐豉半升,煎至5升,去豉,下前2味,入醋作羹,分3次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肥皂丸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肥皂丸药方名称肥皂丸别名玉容肥皂丸(《冯氏锦囊》卷十九)处方白芷白附子白僵蚕猪牙皂角 白蒺藜白蔹草乌山奈甘松白丁香杏仁豆粉各30克轻粉密陀僧樟脑各15克 孩儿茶9克 肥皂(去

  • 车前四物汤

    药方名称车前四物汤处方当归1两,车前子4两,生地5钱,川芎5钱,赤芍5钱。功能主治胞水漏干,儿不能下。用法用量水煎,临服时加酒酿1钟,同服。摘录《玉案》卷五

  • 循经丸

    药方名称循经丸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当归(酒浸)、地龙(去土)、南星(炮),各三两。草乌(一两.炮.去皮脐),豆饼(二两.用黑豆.不以多少.去皮.好酒煮烂.使酒干擂碎.捏作饼子.晒干。),乳香(一两

  • 五味清浊散

    药方名称五味清浊散处方石榴400g红花200g豆蔻50g肉桂50g荜茇5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酸、辛、微涩。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开郁消食,暖胃

  • 葛根桂枝汤

    药方名称葛根桂枝汤处方葛根、防风、甘草、桂枝、赤芍、升麻。功能主治辛热发散。主麻疹初起,值时令大寒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淡豆豉1钱为引。摘录《麻科活人》卷二

  • 豆蔻拔刀

    药方名称豆蔻拔刀别名豆蔻面处方草豆蔻仁2枚(煨),高良姜(细锉)半两,生姜汁2合,羊肉(炒臛)4两,面4两。功能主治脾胃气弱,食即呕逆。用法用量以水1升,先煎豆蔻、高良姜至2合,去滓,并生姜汁和面作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