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蟾蜍丸

蟾蜍丸

小儿痘疹方论》:蟾蜍丸

药方名称蟾蜍丸

别名虾蟆

处方蟾蜍1个(夏月沟渠中取,腹大不跳不鸣,身多(疒品)者)。

制法取粪蛆1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却将蟾蜍跌死,投与蛆食,1昼夜,用布袋盛蛆置急流中,1宿取出,瓦上焙干为末,入麝香1字,粳米饭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一服虚热退,二服烦渴止,三服泻痢愈。主小儿无辜疳症。

用法用量虾蟆丸(《普济 方》卷三八三)。

摘录小儿痘疹方论

普济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婴方》:蟾蜍丸

药方名称蟾蜍丸

处方蟾蜍1两,大皂角(同烧存性,为末)1两,青黛(研)1钱,芦荟1钱,麝香(研)1钱,朱砂1钱,莪术1钱,槟榔1钱。

制法上为末,用巴豆7粒,去壳并心膜,以猪胆4个,取汁同巴豆蒸5次,去巴豆,取胆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诸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饮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婴方》

猜你喜欢

  • 观音丸

    《直指》卷二十:观音丸药方名称观音丸处方血竭2钱,熊胆(研)2钱,人参半两,蛇蜕(皂角水洗,新瓦倍)半两,木贼1两(去节,童便浸,晒),苍术1两(童便浸2宿,晒),威灵仙1两,鹰爪黄连1两(去须),地

  • 柴胡加山栀子汤

    药方名称柴胡加山栀子汤处方小柴胡汤加山栀子、茵陈蒿。功能主治发黄,脉弦数,口苦胸满,心烦发热,或往来寒热,日晡小有潮热,或耳聋胁痛。摘录《伤寒广要》卷八

  • 金箔铅粉丹

    药方名称金箔铅粉丹处方铅白霜1两,铁引粉1两,金箔50片(留30片为衣),乳香1两,白矾1两,神锦1两,朱砂1两,半夏1两,酸枣仁1两,人参半两,银箔50片。制法上为细末,研药同拌匀,入生姜自然汁,煮

  • 舒络解痉汤

    药方名称舒络解痉汤处方吴茱萸12克,党参12克,大枣2枚,干姜9克,半夏9克,橘红9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益气通络。主肝经虚寒,脉络受阻。(闪辉性暗点)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

  • 芥子涂方

    药方名称芥子涂方处方芥子。功能主治射工中人,已有疮者。用法用量捣令熟,苦酒和,厚涂疮上。半日痛便止。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二子饮

    药方名称二子饮处方苏子半合,火麻子(去壳)半合。功能主治产后郁冒汗多,大便闭;老人、诸虚人风闭。用法用量拣净洗,研极细,用水再研,取汁1杯,分3次煮粥食之。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 沉香金粟散

    药方名称沉香金粟散处方沉香(煨干)1两,干木瓜1两,人参(去芦)1两,诃子(炮,去核)1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夏(红曲炒)1两,木香(湿纸煨)1两,丁香(不见火)1两,槟榔1两,川芎1两,乌药

  • 淡竹沥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淡竹沥粥药方名称淡竹沥粥处方淡竹沥20毫升石膏30克(捣碎)黄芩23克(捣,研)粟米30克 蜜10毫升功能主治主风热内扰,心膈烦闷,或小便赤涩。用法用量先用水750毫升,煎石膏

  • 肝连丸

    药方名称肝连丸处方白羊子肝1副(勿令下水)。功能主治大眦赤脉传睛,常壅涩,看物不准。用法用量以线结定总筋,吊起高处,滤干血水,轻轻刮去外膜,可将置于平木板上,以竹刀割下肝,筋膜不用;肝、粉和为丸。每服

  • 镇心爽神汤

    药方名称镇心爽神汤处方石菖蒲(去毛)15克甘草(炙黄)12克人参(去芦)赤茯苓(去皮)当归(酒浸)各9克 南星(炮)0.3克橘皮(去白)干山药紫菀(去芦)半夏(汤洗七次)川芎(不见火)五味子(去梗)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