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部膏

百部膏

医学心悟》卷六:百部膏

药方名称百部膏

处方百部蓖麻子(去壳)白鲜皮鹤虱黄柏当归生地各30克 黄蜡60克 明雄黄末15克麻油240克

制法先将百部等七味入油熬枯,滤去滓,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下黄蜡,至入水不散为度,起锅;将雄黄末和入,候稍冷,倾入瓷钵中收贮,退火备用。

功能主治牛皮癣。

用法用量用时搽敷患处。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外科十法》:百部膏

药方名称百部膏

处方百部1两,白鲜皮1两,蓖麻子(去壳)1两,鹤虱1两,黄柏1两,当归1两,生地1两,黄蜡2两,明雄黄末5钱,麻油8两。

制法先将百部等七味,入油熬枯,滤去滓,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再用黄蜡,试水中不散为度,端起锅来,将雄黄末和入,候稍冷,便入瓷盆中收贮,退火听用。

功能主治牛皮癣。

用法用量以膏搽之。

摘录外科十法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百部膏

药方名称百部膏

处方百部

功能主治咳血咯血,肺家有热,稍实者。

用法用量煎膏服。

各家论述《医钞类编》:《准绳》云,甘苦泄热,微温润肺,止久嗽。李时珍曰:百部天冬之类。天冬寒,热嗽宜之,百部温,寒嗽宜之。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

类证治裁》卷七:百部膏

药方名称百部膏

处方百部(肥实者,酒浸,竹刀刮去心皮)、款冬、百合沙参麦冬、五味、紫菀、贝母、杏仁、白蜜。

功能主治杀虫治嗽。主

用法用量熬膏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七

猜你喜欢

  • 保惊丸

    药方名称保惊丸处方明天麻1两,白附子5钱,防风8钱,蝉蜕8钱,荆芥1两,胆星1两5钱,半夏(法制者)8钱,白术1两,茯苓(去皮)1两,川芎8钱,粉草4钱,僵蚕(炒)5钱,土朱5钱,羌活8钱,当归5钱,

  • 蟾麝散

    药方名称蟾麝散处方胆矾2钱,蟾酥1字,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用蒸饼心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疳疮漏。用法用量纴在疮内。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樗根汤

    药方名称樗根汤处方樗根白皮(炙香,锉)23克 无食子1枚 肉豆蔻(去壳)1枚 茜根(锉)15克 茶末7.5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主小儿泻血不定。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

  • 黄耆平补汤

    药方名称黄耆平补汤处方陇西黄耆3两,枸杞根皮3两,桂3两,麦门冬3两,甘草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五劳百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大病后,不复常行动,喘惙吸吸少气,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悸咽干,饮食无

  • 伏梁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伏梁丸药方名称伏梁丸处方茯苓厚朴(姜汁制,炒)人参枳壳(麸炒,去瓤)白术半夏(汤洗七次)三棱(慢火煨熟,乘热温治)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煮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治伏梁。心

  • 槐荚子丸

    药方名称槐荚子丸处方槐荚子(麸炒)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威灵仙(去土)1两,干姜(炮)半两,白矾(烧令汁尽)半两,熟干地黄(焙)1两,连翘1两,当归(切,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 二苓清利饮

    药方名称二苓清利饮处方生地麦冬茯苓牡蛎泽泻甘草猪苓黄芩黄柏车前子功能主治主白浊。茎中大痛,小便黄赤,口渴,脉象滑数者。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 栗子柿子饼糊

    药方名称栗子柿子饼糊处方栗子肉15克柿饼半个制法将栗肉、柿饼共磨成糊状,煮熟服食。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养胃。适用于小儿腹泻。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服。摘录《民间方》

  • 娄金圆

    药方名称娄金圆处方甘菊(去土)四两,黄(去芦头)、蕈本(洗)、白僵蚕(去丝.嘴)、甘草、羌活(去苗)、麻黄(去根.节)、茯苓(去皮)、芍药、犀角(镑),各二两。白芷(洗)、南星(末.以牛胆汁和作饼.阴

  • 补中行湿汤

    药方名称补中行湿汤处方陈皮、人参、茯苓、白术、、猪苓、肉桂、泽泻、苍术、厚朴、甘草。功能主治小儿诸般虚肿,小水不利者。用法用量加生姜、灯心,水煎服。摘录《幼科证治大全》引《幼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