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玉泉丸

玉泉丸

仁斋直指》卷十七:玉泉丸

药方名称玉泉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晒)人参茯苓黄耆(半生,半蜜炙)乌梅肉(焙)甘草各30克瓜蒌根干葛各45克

制法上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治消渴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汤嚼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七

万病回春》卷五:玉泉丸

药方名称玉泉丸

别名五汁玉泉丸(《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

处方黄连干葛天花粉知母麦门冬(去心)人参五味子生地汁 莲肉乌梅当归甘草各等分 加入乳汁牛乳甘蔗汁 梨汁 藕汁

制法上先将各汁入蜜750克,煎熬成膏,后将各药末和前膏蒸热。

功能主治治上消证。饮水多而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75克,空腹时用清米汤调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一切辛热之物。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安胃丸

    《吴鞠通医案》卷三:安胃丸药方名称安胃丸处方姜半夏8钱,川椒炭6钱,广皮5钱,云苓块6钱,乌梅肉4钱,生姜5钱。功能主治呕吐不食已久,六脉弦细而弱。用法用量甘澜水8茶杯,煮成3杯。分3次服。摘录《吴鞠

  • 建中丹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建中丹药方名称建中丹处方胡椒蓬莪术(煨)全蝎各3克 肉豆蔻(面裹煨)1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面糊和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泄泻,腹痛啼哭。用法用量每服10粒,乳、食前用米饮

  • 加味柴胡汤

    《症因脉治》卷二:加味柴胡汤药方名称加味柴胡汤处方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山栀 丹皮功能主治疏肝泻火。治由于郁怒,肝胆之火上冲,致发呃逆,身无寒热,头不痛,呃三四声即止,或连续而不已,脉象弦数者。用法用量水煎

  • 立通散

    药方名称立通散处方蜒蚰(阴干)2-7条 矾石(半生半烧)7.5克白梅肉(炒燥)2-7枚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咽喉闭塞不通。用法用量每用1.5克吹入喉内,或水调下。得吐立通。摘录《圣济总录》卷

  • 二胡散

    药方名称二胡散处方玄胡索、胡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冷气心痛及疝气心腹痛。用法用量每服5钱,食前温酒调服。摘录《医统》卷五十六

  • 胡桐泪汤

    药方名称胡桐泪汤处方白芷、麦冬、当归、生地、花粉、石膏、细辛、升麻、干葛、胡桐泪。功能主治小儿卧时,开口当风,吸入风邪,留连不解,令齿缝酸痛。摘录《慈幼新书》卷二

  • 玉屑无忧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玉屑无忧散药方名称玉屑无忧散处方玄参(去芦)、荆芥穗、滑石(研)、黄连(去毛)、缩砂(去壳)、白茯苓(炒令黄)、贯众(去芦)、甘草(炙)、山豆根,各一两;寒水石(研

  • 必效煎

    药方名称必效煎处方干姜4钱,粟壳(蜜炙)8钱,地榆3钱,甘草3钱,白芍(炒)3钱,黑豆(炒)1两半。功能主治痢疾,脓血日夜不息,里急后重,及噤口恶痢,百药不效者。用法用量分4剂,水1钟半,煎7分,食远

  • 羌活补髓丸

    药方名称羌活补髓丸处方羌活芎藭当归各90克 桂心60克人参120克 枣肉(研如脂)羊髓酥各600克牛髓1.2千克 大麻仁1.2千克(熬,研如脂)制法上十味,先捣五种干药为末,下枣膏、麻仁,又捣匀,下二

  • 中风回春片

    药方名称中风回春片处方当归(酒制)30g川芎(酒制)30g红花10g桃仁30g丹参100g鸡血藤100g忍冬藤100g络石藤60g地龙(炒)90g土鳖虫(炒)30g伸筋草60g 川牛膝100g蜈蚣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