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烧脾散

烧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赤芍药、干姜(炮),各六两半。良姜(油炒)十两,甘草(炙)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及疗妇人血气攻刺,腹胁撮痛,服之立效。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白汤点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赤芍干姜(炮)各20克 良姜(油炒)60克甘草(炙)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缓急止痛。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脘腹疼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妇人血寒气滞,腹胁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重订严氏济生方》: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干姜(炮)厚朴(姜制,锉,炒)草果仁 缩砂仁神曲(炒)麦蘖<炒)橘红高良姜(锉,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理气化滞。治饮啖生冷果菜,寒留中焦,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盐汤调服,不拘时。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菖蒲煎

    药方名称菖蒲煎处方石菖蒲1两(1寸九节者良),款冬花(去枝梗)1两,紫菀1两(去土净,洗,焙干),人参1两(去芦头)。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功能主治肺中风邪,肩息喘鸣,或发咳嗽。用法用量每

  • 九宝饮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九宝饮药方名称九宝饮处方当归、白芷、甘草、瓜蒌、黄芩、生地黄、赤芍药、熟地黄、川芎各等分。功能主治痈疽,脏腑闭涩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酒共1钟半煎,分病上下,食前食后服。摘

  • 半夏杏仁汤

    《杏苑生春》卷五:半夏杏仁汤药方名称半夏杏仁汤处方半夏3克杏仁2.4克枳壳桔梗片芩(炒)紫苏各1.5克麻黄1.8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风痰哮喘,喉中痰声不断。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加生姜5片,水煎,空腹时

  • 归鳢饮

    药方名称归鳢饮处方当归3-5钱,熟地4钱,川芎1钱,乌药1钱,红花5-7分,女贞子3钱,钩藤3钱,全蝎2个,鳢鱼头1个。功能主治血虚挟风成痉,或厥气肝风眩晕;及破损经风。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调指甲灰

  • 螺蛳壳丸

    药方名称螺蛳壳丸处方螺蛳壳(墙上年久者,烧)2两,滑石(炒)2两,苍术2两,山栀2两,香附2两,南星2两,枳壳半两,青皮半两,木香半两,半夏半两,砂仁半两。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

  • 安宫散

    《永类钤方》卷十八引郑氏方:安宫散药方名称安宫散处方附子(炮)2钱,阿胶(炒)2钱,五味子2钱,黄耆(炙)2钱,山药2钱,当归2钱,熟地黄2钱,赤芍2钱,木香2钱,甘草(炙)2钱,生姜半两(炒黑),糯

  • 敷药大枫子膏

    药方名称敷药大枫子膏处方真轻粉1两,枯矾1两,黄连2两,大枫子肉2两(研膏),蛇床子2两,柏油6两。制法上为末,另入大枫子膏和匀,更入柏油捣成膏。功能主治疮疥。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涂患处。摘录《保婴撮要

  • 清凉饮子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清凉饮子药方名称清凉饮子处方大黄、赤芍药、当归、甘草(炒),各二钱。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益经汤

    药方名称益经汤处方大熟地30克(九蒸)白术30克(土炒)山药15克(炒)当归15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生枣仁9克(捣碎)丹皮6克沙参9克柴胡3克杜仲3克(炒黑)人参6克功能主治滋防养血,疏肝解郁。

  • 冷风汤

    药方名称冷风汤处方防风、黄耆、茺蔚子、桔梗、五味子、细辛、大黄。功能主治胬肉攀睛,乍发乍起。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眼科全书》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