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点眼黄连膏

点眼黄连膏

圣济总录》卷一○五:点眼黄连膏

药方名称点眼黄连膏

处方黄连(去须,椎碎)半两,马牙消(研)1钱。

制法黄连用水浸,于日内晒令色浓,以绵滤过,后下消末于黄连汁中,依前日内晒干,为细末。

功能主治积年风热毒气不散,目眦赤烂碜痛。

用法用量每以1豆许,水调,点注目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济总录》卷一○九:点眼黄连膏

药方名称点眼黄连膏

处方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粗皮,蜜炙)1两,升麻1两,蕤仁(去皮)1两,细辛(去苗叶)3分,石胆末半钱(研极细),龙脑(研细)1两,蜜1两。

制法上除龙脑、石胆外,为粗末,以水2升,煎至1升,滤去滓,两遍澄清,次下白蜜1两,煎令稀稠得所,后入石胆、龙脑搅匀,纳瓷盒中蜜封。

功能主治风赤眼胬肉痒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黄连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猜你喜欢

  • 大承气加麦冬玄参汤

    药方名称大承气加麦冬玄参汤处方大黄3钱,芒消3钱,枳实3钱,厚朴3钱,玄参3钱,麦冬5钱,白蜜1杯。功能主治寒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摘录《医学摘粹

  • 加减润燥汤

    《万病回春》卷二:加减润燥汤药方名称加减润燥汤处方当归3.6克川芎3克白芍(酒炒)6克 生地黄(酒炒)2.4克 熟地黄(姜汁炒)2.4克白术(去芦)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南星(姜汁炒)3克半夏(姜

  • 当归芍药和疟汤

    药方名称当归芍药和疟汤处方全当归1两(酒洗),白芍1两(酒炒),益母草3钱,炮差1钱5分,青皮1钱5分,柴胡8分(炒),草蔻仁1钱(研),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补血和解。主产后疟疾,夹痰夹滞,寒热不止。

  • 麻黄解表汤

    药方名称麻黄解表汤别名麻黄葛根汤、麻黄解毒汤处方麻黄(去根节,用蜜酒炒)、羌活、升麻、葛根、防风、荆芥、牛蒡(炒)、蝉蜕、甘草、桔梗。功能主治冬月严寒,外感风寒,其疮痘为外邪所遏而不易出者。用法用量麻

  • 调经回春膏

    药方名称调经回春膏处方当归3两,生地1两,肉桂(去粗皮)1两,厚朴1两,全蝎1两,白芷1两,玄胡1两,防风1两,蓖麻子1两,杏仁1两,花粉1两,白芍1两,黄柏1两,玄参(去芦)1两,草乌1两,乌药1两

  • 关夫子快脾散

    药方名称关夫子快脾散处方厚朴7分,黄连7分,黄芩7分,当归7分,杏仁7分,木香7分,草豆蔻7分,半夏7分,升麻5分,吴萸5分,木通5分,腹皮5分,枳壳5分,甘草7分,柴胡7分,泽泻7分,神曲7分,陈皮

  • 双和散

    药方名称双和散处方白芍药75克黄耆熟地黄川芎当归各30克甘草(炙)官桂各22.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补血益气。治虚劳少力。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175毫升,

  • 艾煎茯苓散

    药方名称艾煎茯苓散处方艾,茯苓末1钱。功能主治别处无汗,独心孔1片有汗者。用法用量以艾煎汤,调茯苓末服。各家论述此是心火自旺,膈有停饮,火热蒸其湿饮,故令此处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养心,淡能渗湿;艾叶

  • 白酒煎

    药方名称白酒煎处方绿矾4两,五倍子1两,百草霜1两,木香2钱。制法上为细末,用酒煎飞面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黄肿。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酒送下,日2-3次。摘录《原病式》卷下

  • 红玉饮子

    药方名称红玉饮子处方干胭脂半钱,绿豆粉3钱。制法上研匀。功能主治疮气呕吐,恶心不止。用法用量新汲水调下。只1服立止。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