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香散

橘香散

《博济》卷二:橘香散

药方名称橘香散

别名顺气橘皮汤、白术橘皮

处方白术4两(米泔浸1宿,洗净),陈皮2两(去白),茯苓2两(去皮),甘草2两(炙),附子1两(炮),干姜半两(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调顺三焦,平和胃气,顺气。主三焦气满,皮肤坚胀。

用法用量顺气橘香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白术橘香散(《普济方》卷四十三)。

如觉伤寒,入荆芥煎服。

摘录《博济》卷二

《袖珍》卷四引《圣惠》:橘香散

药方名称橘香散

别名橘皮

处方陈皮(汤浸,去白,晒,面炒黄)。

制法上为末,麝香研。

功能主治小儿吹乳致乳痈,痛极不可忍者,未结即散,已结即溃。

用法用量橘皮汤(《直指》卷二十四)。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橘皮散”。

摘录《袖珍》卷四引《圣惠》

猜你喜欢

  • 发灰散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发灰散药方名称发灰散处方乱发1团(如碗大,烧成灰)麝香少许制法上二味,同研极细。功能主治主伤寒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克,新汲水调下。又取少许吹鼻中,立愈。备注《世医得效方》卷八

  • 八宝饮

    《魏氏家藏方》卷二:八宝饮药方名称八宝饮处方罂粟壳(去瓤蒂顶,蜜炒)、橘红、款冬花、百合、桑白皮、桔梗(炒)、人参(去芦)、阿胶(锉,蚌粉炒成珠)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

  • 大阿魏丸

    《医学入门》卷七:大阿魏丸药方名称大阿魏丸处方南星半夏山楂神曲麦芽黄连各30克连翘阿魏瓜蒌仁 贝母各15克 风化消石碱萝卜子 胡黄连各7.5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浸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积聚

  • 经进乌头丸

    药方名称经进乌头丸处方川乌(炮,去皮尖)2两半,黄连(去须)半两,肉桂(取心)半两,干姜(炮)半两,川椒(炒,去目)半两,远志(去心)半两,人参半两,石菖蒲半两,桔梗半两,防风(去尾)半两,巴豆(去皮

  • 葱白一物汤

    药方名称葱白一物汤别名葱白汤处方葱白不限多少。功能主治安生胎,落死胎。主妊娠烦闷,热病或胎动下血及热淋。用法用量葱白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葱白饮”。摘录方出《圣惠》卷七

  • 汤火止痛散

    药方名称汤火止痛散处方大黄末(微炒)当归末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烧烫伤。(烧伤)用法用量用麻油调搽或干掺。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 橘红丸

    《中国药典》:橘红丸药方名称橘红丸处方化橘红75g陈皮50g半夏(制)37.5g茯苓50g甘草25g桔梗37.5g 苦杏仁50g紫苏子(炒)37.5g紫菀37.5g款冬花25g瓜蒌皮50g浙贝母50g

  • 鸡屎白散

    《金匮》卷中:鸡屎白散药方名称鸡屎白散处方鸡屎白。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转筋,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水6合和,温服。摘录《金匮》卷中《生生堂治验》卷上:鸡屎白散药方名

  • 黄芽丸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黄芽丸药方名称黄芽丸处方人参60克 焦干姜9克制法上药研末,炼白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治脾胃虚寒,或饮食不化,或时多胀满泄泻,吞酸呕吐。用法用量常嚼服之。摘录《景岳

  • 涩肠散

    药方名称涩肠散处方诃子(炮)赤石脂龙骨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久痢,肛门脱出不收。用法用量加腊茶少许,和药掺肠头上,绢帛揉入。又治痢,米汤调服。摘录《婴童百问》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