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黄丸

姜黄丸

《圣惠》卷七十一: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姜黄3分,牡丹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心3分,芫花1分(醋拌炒干),当归半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琥珀半两,延胡索半两,鬼箭羽半两,木香半两,硇砂半两,凌霄花半两,京三棱3分(微炮,锉),水蛭1分(炙炒令微黄),虻虫1分(炒令微黄,去翅足),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

功能主治妇人虚冷,血气积聚,心腹妨闷,月候久不通,少思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七十九: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姜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牡丹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桂1两(去粗皮),芎?1两,续断1两,木香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1两,羚羊角屑1分,赤芍药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胸中气短,腹内紧急,腰背疼痛,月水不调,烦渴,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鸡峰》卷十二: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缩砂1两,草豆蔻1两,荜澄茄1两,橘皮1两,青皮1两,姜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消食和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鸡峰》卷十六: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干姜黄4两,干姜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妊娠漏胞。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酒调下,1日2次。

摘录《鸡峰》卷十六

古今医鉴》卷九: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别名二味消毒丸

处方僵蚕1两,大黄2两。

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头面肿大疼痛并喉庳。

用法用量二味消毒丸(《杏苑》卷三)。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猜你喜欢

  • 安定汤

    药方名称安定汤处方黄耆1两,白术5钱,当归5钱,生枣仁5钱,远志3钱,茯神5钱,甘草1钱,熟地1两,半夏2钱,麦冬5钱,柏子仁3钱,玄参3钱。功能主治生血,补心肝。主心虚惊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

  • 莲花散

    药方名称莲花散处方莲花蕊1两半,黑牵牛头(末)1两半,当归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近痔漏。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酒送下。注意忌热物。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三十三引《孙氏集效方》,名见《医学六要·治

  • 大饼子

    药方名称大饼子处方大附子(破,炮,净)2片,韶粉1块(附子大),藿香5钱,丁香50粒。制法上为末,滴水为饼,如棋子大。功能主治惊泻。用法用量每服1饼,饭饮化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石壁经》

  • 灵脂醋

    药方名称灵脂醋处方川五灵脂。功能主治恶血齿痛。用法用量以米醋煎汁,含咽。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 加减五拗汤

    药方名称加减五拗汤处方麻黄(连根节)、杏仁(留皮尖)、紫苏叶、苦梗、甘草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发散。主外感风寒,咳嗽,洒洒恶寒,鼻流清涕,或鼻塞。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得微汗止。摘录《幼科发挥》

  • 立止咳血膏

    药方名称立止咳血膏处方剪草1斤,地锦2斤,野百合1两,黑木耳1两,白及1两,没石子1两,鲜藕节2两,鲜枇杷叶(去毛筋,净)8两,鲜刮淡竹茹8两,鲜茭白根8两。制法先煎,去滓滤净,加净白蜜1斤、奎冰糖8

  • 点头散

    《百一选方》卷九:点头散药方名称点头散处方川芎(生)60克 香附子(去毛)12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偏正头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好茶清调下。摘录《百一选方》卷九《百一》卷九:点头散药方名称点头散

  • 莲子丹

    药方名称莲子丹处方新莲肉4两(去心皮),白龙骨1两(醋煮),甘草1分。制法上为末。车前草汁,入面少许,煮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真气虚惫,口苦舌干,心常惨戚,夜多异梦,昼少精神,或梦鬼交通,遗泄白浊

  • 进食煎

    药方名称进食煎处方木香4两,枳壳4两,当归4两,朱砂4两,麝香1两,巴豆1两。制法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小儿伤食腹痛。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后以米饮送下。摘录《鸡峰》卷二十三

  • 二参还睛汤

    药方名称二参还睛汤处方人参1.5g,元参9g,熟地9g,当归9g,酒白芍9g,旱莲草9g,麦门冬9g,车前子9g。功能主治补肝肾以益精血,健脾胃以养瞳神。主肝肾两亏,或脾胃虚弱,精气不能上荣,或肝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