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葱豉汤

加味葱豉汤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葱豉汤

处方荆芥2钱,香豉2钱,艾叶3钱,桑枝5钱,广皮2钱,葱白1根。

功能主治疏解表邪。主感受风寒,妊娠腹痛,头身俱痛,恶寒无汗,胸闷不舒,舌淡苔白,脉浮。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幼科七种大全·治验》:加味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葱豉汤

处方淡豆豉3钱,葱白3寸,桂枝6分,橘红5分,半夏5分,赤苓1钱半,甘草3分。

功能主治水肿已1月,小便不利,脉沉细。

用法用量长流水煎服。

各家论述淡豉,肾之谷也;葱白,肺之菜也;桂枝和卫去风;二陈宣布痰水;不专于利而水自利,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临床应用水肿:族孙患水肿已经1月,头面、四肢、腹、背、阴囊无处不肿,腹现青紫筋,肤如熟李子,脉沉细。服利水健脾药、小便不利。予曰:利之不应,此风水也。经曰: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传为胕肿,名曰风水。水无有不下,水之不利,实由于风,风去则水自行矣。为制加味葱豉汤。2剂松,又2剂汗出,水行病遂愈。

摘录《幼科七种大全·治验》

《顾氏医径》卷四:加味葱豉汤

药方名称加味葱豉汤

处方淡豆豉葱白荆芥薄荷牛蒡子、象贝母、橘红连翘

功能主治产后风温。新产风邪犯肺,鼻塞声重,气逆,咳痰。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猜你喜欢

  • 皱肺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皱肺丸药方名称皱肺丸处方贝母(炒)知母秦艽阿胶(炒)款冬花紫菀茸百部(去心)糯米(炒)各30克杏仁(去皮、尖,别研)120克制法上药为末,将羊肺1个,先以水灌洗,看容得水多

  • 红曲酒

    药方名称红曲酒处方红曲。功能主治腹中及产后瘀血。用法用量浸酒煮,饮。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 补阴制火汤

    药方名称补阴制火汤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芡实1两,肉桂1钱。功能主治肾火不足,不交感而两耳无恙,一交接妇女,耳中作痛,或痒发不已,或流臭水,以凉物投之则快甚。用法用量水煎服,10剂全愈。摘录《辨证

  • 保婴丸

    药方名称保婴丸处方麻黄16两,连翘4两,生石膏8两,滑石8两,羌活6两,天麻4两,栀子(炒)2两,细辛4两,防风4两,独活4两,甘草4两,全蝎2两,薄荷2两,白芍2两,大黄2两,荆芥2两,黄芩2两,川

  • 人参车前汤

    药方名称人参车前汤处方人参车前子功能主治治正气亏虚,膀胱气弱,小便不利者。用法用量上药二味,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独参丸

    药方名称独参丸处方苦参不拘多少。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狂邪发作无时,披头大叫,不避水火。用法用量每服50丸,薄荷汤送下。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 灵圣散

    药方名称灵圣散处方天南星(生,锉)、防风(去芦,锉)。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大人、小儿疯狗咬破疮,犬咬所伤疮。用法用量先用浆水、葱白、槐枝熬汤洗净,干贴疮口上。上用膏药盖之,1日2次。摘录《永乐大典》

  • 揭云散

    药方名称揭云散处方当归半两,赤芍药半两,秦皮半两,滑石半两,铜青半分,甘草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眼疾。用法用量每用半钱,汤泡,澄清洗。摘录《普济方》卷八十六

  • 补真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补真丸药方名称补真丸处方茴香子(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补骨脂(炒)半两,青盐(研)半

  • 防桔汤

    药方名称防桔汤处方防风1钱,麦冬1两,玄参1两,桔梗3钱,甘草1钱,天花粉2钱,黄芩2钱。功能主治补水之不足,散火之有余。主火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