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左金丸

加味左金丸

《集验良方》卷三:加味左金丸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丸

处方黄连(姜汁炒)半斤,吴萸(汤泡)3两,青皮(醋炒)2两,木香2两,槟榔4两,川芎2两。

制法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因酒食怒气所伤,致肝火郁结,两胁胀痛,及胃脘当心痛,吐酸,不思饮食。

摘录《集验良方》卷三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加味左金丸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丸

处方黄连(姜炙)6两,吴茱萸(炙)2两,柴胡2两,青皮(炒)2两,黄郁金2两,香附(炙)3两,白芍4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舒郁宽中,平肝止痛。主气郁肝旺,胸膈堵塞,两胁刺痛,多发急怒。

用法用量每16两用滑石细粉4两为衣闯亮。每服2钱,1日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冰玉堂经验方》:加味左金丸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丸

处方柴胡3g,枳实6g,白芍9g,元胡9g,川楝子9g,青黛9g,竹茹9g,香附9g,黄连18g,吴萸3g,甘草6g。

制法蜜为丸。

功能主治疏肝清热,降逆止顺。主呃逆连声,因情志不舒而诱发,气冲引胁,脘闷纳呆,两胁胀痛,咽中不利,肠鸣矢气,舌苔薄白,脉弦。

用法用量每服3g,日3次。

各家论述柴胡、延胡、枳实竹茹香附舒肝气;青黛白芍、川楝清肝热;黄连、吴萸降逆止呃。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降逆止呃之功。

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冰玉堂经验方》

猜你喜欢

  • 鸾凤散

    药方名称鸾凤散处方公鸡1只,用2腿骨共6节,烧灰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淋血。用法用量每服1钱,黄酒调下。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白玉丹

    《保命歌括》卷二十一:白玉丹药方名称白玉丹处方滑石2两,枯矾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皂子大。功能主治止泄。主用法用量每服1丸,米饮送下。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一《普济方》卷三六七:白玉丹

  • 固胎煎

    药方名称固胎煎处方黄芩8克,白术4-8克,当归6克,芍药6克,阿胶6克,陈皮4克,砂仁2克。功能主治清肝柔肝,调气固胎。主阴虚血热,肝脾多火多滞。(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火郁汤

    《兰室秘藏》卷下:火郁汤药方名称火郁汤处方升麻葛根柴胡白芍各30克防风甘草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火郁于中,五心烦热。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600毫升,入连须葱白3寸,煎至300毫升,去滓,

  • 接骨消肿止痛方

    药方名称接骨消肿止痛方处方苏木1两,好麻5钱(剪碎,锅内炒灰),乳香3钱,没药(为末)3钱。功能主治接骨消肿止痛。主用法用量上苏木、麻灰用黄酒煎熟去滓,冲入药内,碗合少时,温服。出汗效。摘录《良朋汇集

  • 肝疳丸

    药方名称肝疳丸处方五灵脂、夜明砂、龙胆草、天麻、干蟾头、全蝎2个,蝉退、川芎、芦荟、黄连、青黛、防风。制法上为细末,猪胆汁浸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肝疳,肌肉削瘦,目胞赤肿,翳生泪多,白膜遮睛,泻多青

  • 莲子房散

    药方名称莲子房散处方莲子房2两(秋前者),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门冬3分(去心),芦根1两(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

  • 地参菊花汤

    药方名称地参菊花汤处方熟地60g,玄参60g,菊花60g,生石膏10-30g,升麻0.5-5g,蜂蜜60g。功能主治补阴,清热,止痛。主阴虚胃热牙痛。用法用量上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徐徐服

  • 蟾舌膏

    药方名称蟾舌膏处方虾蟆舌1个。制法研烂。功能主治鱼脐疔。用法用量用红绢片摊贴,其根自出。蟾肚皮代绢妙。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 槐皮丸

    药方名称槐皮丸处方槐皮(干者,锉)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生用)半两,楝实(去核,生用)半两。制法上为末,炼猪膏为丸,如人指大。功能主治蛲虫在胃,渐加羸弱。用法用量以绵裹,导下部中。摘录《圣济总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