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京三棱散

京三棱散

《圣惠》卷四十八: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炮,锉),桂心3分,丁香半两,益智子3分(去皮),木香半两,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蓬莪术3分,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积聚气,脾胃虚弱,不能化谷,致宿食不消,胁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3两(微煨,锉),益智子1两(去皮),吴白术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痃癖气,每发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京三棱丸”,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七十九: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微煨,锉),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芎?半两,牡丹半两,牛膝3分(去苗),赤芍药半两,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生干地黄1两,刘寄奴半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积血不散,结聚为块,或时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八十八: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别名三棱

处方三棱半两(微煨,锉),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槟榔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乳癖结实,或有滞恶,停积不散,令儿日渐羸瘦,面色萎黄,春夏多发,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三棱散(《普济方》卷三九二)。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八: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1分(微煨,锉),鳖甲1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大腹子1分,神曲1分(微炒),诃黎勒皮1分,蓬莪术1分,麦糵1分(炒令微黄),青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黑三棱半两(锉),厚朴1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痃气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为末)10两,陈曲(微炒)1两,大麦糵(微炒)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壳)1两,白槟榔(锉)1两,干姜(炮去皮)1两,甘草(炙,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1两。

制法上为散,拌匀。

功能主治和养脾胃,除积聚气。主三焦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锉)2两,蓬莪术(煨,锉)2两,益智(去皮,炒)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锉)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姜黄半两,丁香1分,甘草(炙,锉)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积聚,心腹胀满,肠鸣醋心,呕吐冷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锉)半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癖气在胁下痛,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入盐半字,空心食前沸汤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锉)1分,鳖甲(醋炙,去裙襕)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陈曲(炒)1分,大腹子(锉)1分,诃黎勒皮(半生半熟)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麦糵(炒)1分,蓬莪术(煨,锉)1分,青橘皮(去白,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症瘕,食癖。小儿痃气,急痛。

用法用量6-7岁儿每服半钱匕,空腹米饮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普济方》卷三八八引《汤氏宝书》: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莪术1两(炒),益智子(去壳)半两,甘草(炙)半两,神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橘红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白浊。

用法用量白汤点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八引《汤氏宝书》

《圣惠》卷五:京三棱散

药方名称京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炮,锉),白术1两,桂心半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芎?2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槟榔2分,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3分(锉,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或胁下气聚不散,面色萎黄,手足常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2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猜你喜欢

  • 续命汤

    药方名称续命汤处方麻黄(去节.先煮掠去沫.焙.一两半)独活(一两半)升麻(半两)葛根(半两)羚羊角屑(一两) 桂心(一两)防风(去叉.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功能主治治风痉,口噤不开,身背强直,发如痫

  • 金水八物汤

    药方名称金水八物汤处方北沙参、玉竹、山药、白术、黄耆、百合、桂圆肉、燕窝。功能主治喉哑,因伤气者。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除瘟化毒汤

    《白喉治法抉微》:除瘟化毒汤药方名称除瘟化毒汤处方粉葛根6克金银花6克枇杷叶(去毛、蜜炙)4.5克薄荷1.5克 生地6克 冬桑叶6克 小木通2.4克竹叶3克 贝母(去心)6克 生甘草2.4克功能主治清

  • 黄连冰片

    药方名称黄连冰片处方黄连10克,冰片1克。制法先研黄连,然后加冰再研匀,装瓶。功能主治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重复验证15例,治愈13例,2例(慢性者)用药5天无效后,于本方中加青

  • 尿路结石汤

    药方名称尿路结石汤处方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车前子10克,木通6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滑石12克,琥珀末3克。功能主治利湿化瘀,散结通阻,补肾益气。主湿热,瘀阻,虚弱。用法用量

  • 解肌蠲暑饮

    药方名称解肌蠲暑饮处方枳壳8分,桔梗8分,麦冬3钱,香薷3分,黄芩2钱半,杏仁1钱半,生甘草6分,滑石3钱,粉葛1钱半,生扁豆1钱,川连1钱,元参1钱半,防风4分。功能主治风疟兼暑疟。寒热往来,头痛,

  • 二苓槐膏汤

    药方名称二苓槐膏汤处方石膏3钱,猪苓3钱,槐米3钱,茯苓5钱,防己5分,黄芩1钱。功能主治阳明痉症。感湿热之气,复感风邪,手足牵引,肉瞤胸胀,低头视下,肘膝相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葱白大枣汤

    药方名称葱白大枣汤别名葱白汤处方葱白20茎,大枣20枚。功能主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用法用量葱白汤(《圣济总录》卷四十)。摘录《外台》卷六引《肘后方》

  • 鼓胀丹

    药方名称鼓胀丹处方巴豆霜1钱,甘遂3钱,大戟1钱5分,芫花3钱,槟榔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厚朴1两,皂角1两,良姜1两,黑丑1两,白丑1两,净轻粉1钱,小茴香8钱,葶苈子2钱。制法上晒干,为细末。

  • 理脾却瘴汤

    《医学入门》卷七:理脾却瘴汤药方名称理脾却瘴汤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黄芩1钱,半夏1钱,山栀1钱,山楂1钱,苍术8分,神曲8分,黄连7分,前胡7分。功能主治游宦四方,水土不服者。用法用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