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黄山鳞毛蕨

黄山鳞毛蕨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

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

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hwangshanensis 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除去叶,洗净泥沙,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40-50cm。根茎直立或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淡棕色、披针形大鳞片,全缘。叶簇生;叶柄长5-8cm,深禾秆色,向上连同叶轴和羽轴密被棕红色、分枝的披针形鳞片;叶片草质,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5-45cm,中部宽10-14cm,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缩狭,二回羽状;羽片20对以上,互生,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截形,一回羽状至深裂;小羽片斜向上,全缘或具疏浅齿,先端圆钝,具粗锯齿,小羽片基部与叶轴合生;叶脉羽状,两面明显。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中部稍上,沿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囊群盖棕色,全缘,宿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600m的山地林下或阴湿沟边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蒡子

    《中国药典》:牛蒡子药材名称牛蒡子拼音Niú Bànɡ Zǐ英文名FRUCTUS ARCTII别名大力子、恶实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 喜树叶

    《中药大辞典》:喜树叶药材名称喜树叶拼音Xǐ Shù Yè出处江西《中草药学》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药理作用详"喜树

  • 野葡萄根

    《中药大辞典》:野葡萄根药材名称野葡萄根拼音Yě Pú Tɑo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或刺葡萄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①秋葡萄落叶藤本,茎粗壮;幼枝带紫红色,具羊

  • 尖齿耳蕨

    药材名称尖齿耳蕨拼音Jiān Chǐ ěr Jué英文名Sharp-tooth Shield Fern别名岩山鸡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拉

  • 台湾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台湾榕药材名称台湾榕别名长叶牛奶树来源桑科台湾榕Ficus taiwanensis Maxim., epith. mu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台湾、长江中、下游和以南各省。性味甘

  • 红果参

    药材名称红果参拼音Hónɡ Guǒ Shēn别名蜘蛛果、山荸荠荠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长叶轮钟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anumoea lancifolia (Roxb. ) Merr.

  • 亚乎奴

    《中国药典》:亚乎奴药材名称亚乎奴拼音Yà Hū Nú英文名HERBA CISSAMPELOTIS别名锡生藤来源本品系傣族习用药材。为防己科植物锡生藤Cissampelos par

  • 小叶眼树莲

    药材名称小叶眼树莲拼音Xiǎo Yè Yǎn Shù Lián英文名Smallleaf Dischidia别名上树木、瓜子金、纽扣藤、上鳖木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

  • 通草

    《中国药典》:通草药材名称通草拼音Tōnɡ Cǎo英文名MEDULLA TETRAPANACIS别名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

  • 石豇豆

    《中药大辞典》:石豇豆药材名称石豇豆拼音Shí Jiānɡ Dòu别名石小豆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高山瓦韦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0厘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