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高粱乌米

高粱乌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乌米

药材名称高粱乌米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科轴黑粉属植物高粱黑粉菌Sphacelotheca sorghi (Link) Clint.和长轴高粱黑粉菌S. cruenta (Kuehn) Potter寄生于高粱上所生的病穗。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血崩,便血。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高粱乌米

药材名称高粱乌米

拼音Gāo Liɑnɡ Wū Mǐ

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高粱坚轴黑粉菌寄生于高粱上所产生的病穗上的孢子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celotheca sorghi(Link)Clin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病穗,收集孢子堆,晒干。

原形态孢子堆生于寄主的子房中。椭圆柱形至圆锥形,长数毫米,有坚硬灰色膜包裹,膜由菌丝构成,不易破裂,后期孢子成熟时自顶端破裂,露出黑褐色的孢子团及一个较短的堆轴。不育细胞长圆形至圆形,成组束,无色,直径7-18μm。孢子多球形或近球形,绿褐色至红褐色,直径4.5-9μm,一般为5-7μm,表面光滑或有细微疣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寄生于高粱穗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新疆、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台湾、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孢子堆椭圆形或圆柱形,灰黑色,长3-12mm,突出于颖片外,外被菌丝膜。质疏松,膜破裂后,可见黑褐色的孢子团。气微,味淡。

性味甘;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主月经不调;崩漏;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叶胆

    《中国药典》:青叶胆药材名称青叶胆拼音Qīnɡ Yè Dǎn英文名HERBA SWERTIAE MILEENSIS别名青叶丹、青鱼胆、走胆药、肝炎草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

  • 山白果根

    药材名称山白果根拼音Shān Bái Guǒ Gēn别名水梨子、水冬瓜、水梨来源药材基源:为珙桐科植物珙酮或光叶珙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uidia inuolucrata Blill.2

  • 大叶熊巴掌

    药材名称大叶熊巴掌拼音Dà Yè Xiónɡ Bā Zhɑ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大叶熊巴掌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longiradiosa(C.Chen)C.C

  • 十两叶

    药材名称十两叶拼音Shí Liǎnɡ Yè别名沙达木。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苞叶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ydaia rubrinervis(Levl.)C.Y.Wu exY.L.Che

  • 毛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木通药材名称毛木通拼音Máo Mù Tōnɡ来源毛茛科毛木通Clematis buchananina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辛、苦,凉。功

  • 蒟酱

    《中药大辞典》:蒟酱药材名称蒟酱拼音Jǔ Jiànɡ别名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

  • 白马阴茎

    《中药大辞典》:白马阴茎药材名称白马阴茎拼音Bái Mǎ Yīn Jīnɡ别名白马茎(《本经》)。出处《纲目》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马肉"条。

  • 豺皮樟根

    药材名称豺皮樟根拼音Chái Pí Zhānɡ Gē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樟科植物扬子黄肉楠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扬子黄肉楠,又名:白柴、香叶子、剥皮枫、花壳柴、过山香、山肉桂。

  • 构菌

    药材名称构菌别名冬菇、金钱菌、毛脚金钱菌、榎茸、冻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构菌Collybia velutipes (Curt.) 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秋末至冬初光生在树林或灌木

  • 掌叶蓼

    药材名称掌叶蓼拼音Zhǎnɡ Yè Liǎo别名屈草、猪草、大辣蓼、九龙天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掌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palmatum Dunn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