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铜锣七

铜锣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锣七

药材名称铜锣七

别名乌龟

来源防己铜锣七Stephanin herbacea Gagnep.,以块根入药。

生境分部湖北。

功能主治主治劳伤。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铜锣七

药材名称铜锣七

拼音Tónɡ Luó Qī

别名山乌电、地乌龟、乌龟七、白药乌龟梢、乌龟条。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草质千金藤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herbacea Gagnep.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草质千金藤缠绕草质藤本,块根肥大,椭圆形。茎无毛,皮孔细小,呈乳头状凸起。叶薄革质,宽卵形至宽三角状卵形,长4-6cm,宽4.5-8cm,先端短急尖,钝头,基部圆形或截形,两面无毛,下面被白粉;叶柄细弱,长3-11cm。花序腋生,疏松,总花梗长2-3cm;雄花:萼片6,倒卵形,膜质;花瓣3,近圆形;雌花:萼片3,卵形,光滑;花瓣3,倒卵形,子房卵形,无毛,花柱3裂,丝状。核果球形,直径约5mm,内果皮马蹄铁形,有横脊约15条,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山坡、路旁、林下或岩壁缝隙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胃脘疼痛;风湿痹痛;痈肿疮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研末,每次3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磨汁涂。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香皮树

    药材名称香皮树拼音Xiānɡ Pí Shù别名亚婆膏。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香皮树的树皮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osma fordii Hemsl.[M.hainanensis How

  • 野柿花

    药材名称野柿花别名山柿子来源柿树科野柿花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以果、叶、茎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状根含7-甲基胡桃醌、君迁子醌、异柿醌、双异柿醌等。性味苦、涩,凉。功

  • 肋柱花

    药材名称肋柱花拼音Lèi Zhù Huā出处始载于《内蒙古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辐状肋柱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matogonium rota-tum(L.)Fries ex

  • 山百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百足药材名称山百足别名小球子草、小叶球子草、入地蜈蚣、过界蜈蚣、石蜈蚣、过岭蜈蚣、上山蜈蚣来源百合科山百足Peliosanthes minor Yamamoto,以根状茎及根入药

  • 南瓜瓤

    《中药大辞典》:南瓜瓤药材名称南瓜瓤拼音Nán Guā Rá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功能主治治烫伤,创伤。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复方①治汤火伤:伏月收老南瓜瓤

  • 阴香皮

    《中药大辞典》:阴香皮药材名称阴香皮拼音Yīn Xiānɡ Pí别名广东桂皮(《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原形态阴香《岭南采药录》),又名:坎香草、阴草

  • 鹄油

    《中药大辞典》:鹄油药材名称鹄油拼音Hú Yóu别名天鹅油(《通玄论》)。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大天鹅的脂肪油。冬月取鹄的脂肪,熬炼滤净贮藏。原形态大天鹅,又名:鹄(《史记》)

  • 龟版

    药材名称龟版拼音Guī Bǎn别名龟甲、神屋(《本经》),龟壳(《淮南子》),败龟甲(《小品方》),败将、败龟版(《日华子本草》),龟筒(《本草衍义》),龟下甲(朱震亨),龟底甲(《药品化义》),龟腹

  • 没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没药药材名称没药拼音Mò Yào别名末药、明没药来源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C. molmol Engl.]及同属

  • 黄水芋

    药材名称黄水芋拼音Huánɡ Shuǐ Y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根及根茎。9~10月采。原形态血水草,又名:广扁线,捆仙绳。多年生草本,含红黄色汁液。根状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