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豨仙草

豨仙草

药材名称豨仙草

拼音Xī Xiān Cǎo

别名豨莶草、蘅签草、野苏子、香苏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丽江糙苏带根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likiangensis C.Y.Wu[P.bracteosa auct.non Royl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丽法糙苏,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粗厚。茎粗壮,四棱形,具槽及条纹,上部密被星瘙短绒毛,下部疏被星状疏柔毛,有分枝。下部的茎生叶叶柄长7-13cm;叶片心形或阔卵形,上部卵形,长7-18cm,宽6-15cm,先端急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至圆形,边缘为具胼胝尖的中齿状,上面疏生星状短柔毛及单毛,下面密被星状短柔毛;苞片卵一菜或卵状披针形,超过花序很多,柄长0.5-5.5cm。轮伞花序具总梗;苞片叶状,线状披针形,通常长4-13mm,宽1.5-5mm;花萼管状,外面被灰色星状短毡毛,萼齿5齿;花冠白色或黄色,冠檐二唇形,上唇边缘流苏状,内面被髯毛,下唇3圆裂,侧裂片较小;雄蕊4,二强,内藏花丝被毛,后对花丝在毛环上方有钩状反折的附属器;花柱先端不等的2短裂。小坚果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3500m的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肝;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通络止痉;除湿解毒。主中风痰壅;半身不遂;口眼呐斜;瘫痪麻木;痿痹不仁风湿骨痛;痰咳气喘;麻风;白癜风;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知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叶悬钩子

    《中药大辞典》:粗叶悬钩子药材名称粗叶悬钩子拼音Cū Yè Xuán Gōu Zi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八月泡、牛尾泡、大

  • 竹叶吉祥草

    药材名称竹叶吉祥草拼音Zhú Yè Jí Xiánɡ Cǎo别名竹叶红参、马耳朵草、珊瑚草、白龙须、缠百合来源鸭跖草科竹叶吉祥草属植物竹叶吉祥草Spatholi

  • 夜合花

    《中药大辞典》:夜合花药材名称夜合花拼音Yè Hé Huā别名夜香木兰(《广州植物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夜合花的花朵。4~5月采摘,晒干。原形态常绿秃净灌木,

  • 北细辛

    药材名称北细辛拼音Běi Xì Xīn英文名Asarum, Chinese Wild Ginger别名烟袋锅花、细参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

  • 花叶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子药材名称花叶子别名斑叶兰来源兰科花叶子Paphiopedilum parishii (Reichb. f.) Pfit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

  • 黄水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水枝药材名称黄水枝拼音Huánɡ Shuǐ Zhī别名博落、虎耳草[陕西]来源虎耳草科黄水枝属植物黄水枝Tiarella polyphylla D. Don,以全草入药

  • 刺菱

    药材名称刺菱拼音Cì Línɡ别名野菱(《纲目》)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厘米,宽2~7厘米,上面光

  • 黑塔子叶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叶药材名称黑塔子叶拼音Hēi Tǎ Zǐ Yè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叶。功能主治鲜叶捣泥(干叶打粉)敷冷结子疮,鱼口、汤火烫伤。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

  • 萝芙木茎叶

    《中药大辞典》:萝芙木茎叶药材名称萝芙木茎叶拼音Luó Fú Mù Jī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茎叶,夏、秋采收。性状干燥茎直径

  • 绿萼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萼梅药材名称绿萼梅拼音Lǜ è Méi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绿萼梅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var. viridicalyx M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