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豆列当

豆列当

药材名称豆列当

拼音Dòu Liè D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豆列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nagettaea labiata H. Smi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豆列当 寄生草本,高10-11cm。地上部分仅高3-3.5cm。茎粗壮,根短。叶少数,鳞片状,鲜状披针形,长约1.5cm,宽6-9mm。花多数,常8-10朵密集簇生于茎的顶端,呈头郑州市;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8-2.2cm,宽4-5mm。先端渐尖,两面近无毛;小苞片2枚,线状披针形;花萼筒状,先端5裂;花冠二唇形,干后黄色,直立,长5-6cm,花冠裂片内面及边缘密被长绵毛;雄蕊4枚,着生于距花冠筒基部1-1.2cm外,花丝稍粗壮,长3-3.5cm,中部以下密被长绵毛,向上渐变无毛,花药密被黄白色长绵毛;子房卵球形,花柱长4-4.5cm,柱头近球形。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寄生于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的根部。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止泻。主痈肿疮毒;无名肿毒;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广西莪术

    药材名称广西莪术拼音Guǎnɡ Xī é Shù英文名RhizomaCurcumae Kwangsiensis别名桂莪术、毛莪术来源为姜科植物桂莪术Curcuam kwangsie

  • 斑茅花

    《中药大辞典》:斑茅花药材名称斑茅花拼音Bān Máo Huā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

  • 榅桲

    《全国中草药汇编》:榅桲药材名称榅桲拼音Wēn Bó别名木犁来源蔷薇科榅桲属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以果实入药。成熟后采收,阴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祛湿解暑

  • 醋栗

    药材名称醋栗拼音Cù Lì别名狗葡萄、山麻子、灯笼果来源虎耳草科醋栗Ribes mandshuricum (Maxim.) 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

  • 多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多鳞鳞毛蕨拼音Duō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Barbate Wood Fern别名芒齿鳞毛蕨 、髯毛鳞毛蕨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多鳞鳞毛蕨的根

  • 佛手柑根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根药材名称佛手柑根拼音Fó Shǒu Gān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根。9~10月挖取,晒干。性味《重庆草药》:"味苦辛,性平,

  • 花荵

    《中药大辞典》:花荵药材名称花荵拼音Huā Rěn别名电灯花(《内蒙古中草药》),灯音花儿(蒙名)。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花荵科植物丝花花荵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收,洗净泥土,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箬叶

    《中药大辞典》:箬叶药材名称箬叶拼音Ruò Yè别名辽叶(《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叶。原形态箬竹,又名:篃竹。秆高约75厘米。直径4~5毫米,圆筒形或顶端节间稍

  • 双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参药材名称双参拼音Shuānɡ Shēn别名对对参、肚拉、白都拉、萝卜都拉、西南囊苞花、一支蒿[四川西昌]、土洋参[四川木里]来源川续断科双参(囊苞花)属植物双参Triplost

  • 慈竹沥

    药材名称慈竹沥拼音Cí Zhú Lì别名慈竹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