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藏羚角

藏羚角

药材名称藏羚角

拼音Cánɡ Línɡ Jiǎo

英文名Antelope angle

别名羚羊、西藏羚羊、一角兽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藏羚的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取其角烧成炭。研细备用。

原形态藏羚,体型中等,体长约1.2m,肩高约80cm。尾较短而尖。鼻端被毛,鼻孔大,内有扩张的囊。雄兽吻部肿大,有角,角长而侧扁,长约60cm,形直,除角尖处外,具有明显而等距的横棱。体毛厚而密,毛直立;背部呈浅红棕色,腹部白色;雄兽脸部黑棕色或黑色,头顶白色,雌者脸部则无黑色。耳内几呈现白色,耳背则为纯白;四肢浅灰白色,雄兽在前面有黑棕色或黑色纵纹。尾与体背同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4000-6000m的高原地带,常结成小群活动。性懦怯,白昼多荫蔽于岩穴中晨昏出动,以各种牧草为食。奔走极为迅速,为犬狼所不及。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藏高原。

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藏羚角注射液40mg/kg腹腔注射,对静注三联菌苗发热家兔,有与羚羊角相似的解热作用。其提取液2.5g/kg腹腔注射,对静注啤酒酵母液所致发热大鼠也有明显解热作用。

2.镇静及抗惊厥作用,藏羚角提取液12.5g/kg能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1.5g/kg腹腔注射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藏羚角提取液10g/kg腹腔注射,对咖啡因所致惊厥,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镇痛作用,藏羚角提取液12.5g/kg皮下注射小鼠醋酸扭体法,腹腔注射小鼠热板法,均表明有镇痛作用。

4.降压作用,藏羚角提取液1g/kg静注,对SD种系大鼠有与羚羊角相似的降压作用,对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5.毒性,藏羚角提取液小鼠灌胃的LD50为28.69+/-5.77g/kg。

性味味咸;性凉

归经入胃、肝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甲状腺肿大;胃痛;久泻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5-15g。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胃炎、甲状腺肿大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血人参

    药材名称血人参拼音Xuè Rén Shēn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的根。全年可采。采挖后,去掉粗皮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绿叶胡枝子,又名:木本胡枝子、白氏胡枝子、

  • 梨叶

    《中药大辞典》:梨叶药材名称梨叶拼音Lí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叶。化学成分沙梨叶含熊果酚甙和鞣质。叶在成叶期含氮、磷、钾最高,以后则逐渐减少,钙

  • 碎米柴

    药材名称碎米柴拼音Suì Mǐ Chái别名八宇草(《植物名实图考》),漆大伯、天小豆(《江西民间草药》),辫子草、马尾草、细鞭打、消黄散、细叶兰,逍遥草、斑鸠窝、散风散、马龙通、

  • 龙眼梳

    药材名称龙眼梳拼音Lónɡ Yǎn Shū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毛蜂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xagonia apiaria(Pers.)Fr.[Polyporus apiaria

  • 黄荆沥

    药材名称黄荆沥拼音Huánɡ Jīnɡ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茎用火烧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ex negundo L.原形态黄荆,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

  • 蒴藋

    药材名称蒴藋拼音Shuò Diào别名接骨草(《履巉岩本草》),接骨木(《东医宝鉴》),真珠花、珊瑚花、排风藤、铁篱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吴草(《草木便方》),英雄草(《分类

  • 过山蕨

    药材名称过山蕨拼音Guò Shān Jué别名马蹬草、过桥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山东、江苏

  • 酸梅簕

    药材名称酸梅簕拼音Suān Méi Lè别名对节刺、碎米子来源鼠李科雀梅藤属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ezans (L.)Brongn.,以根及叶入药。四季可采,分别晒干

  • 鹧鸪脚

    《中药大辞典》:鹧鸪脚药材名称鹧鸪脚拼音Zhè Gū Jiǎo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脚。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性味甘,温,微毒。功能主治治中耳炎。用法

  • 莪术

    《中国药典》:莪术药材名称莪术拼音é Shù英文名RHIZOMA CURCUMAE别名温莪术、蓬莪术、山姜黄、芋儿七、臭屎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