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萝芙木茎叶

萝芙木茎叶

《中药大辞典》:萝芙木茎叶

药材名称萝芙木茎叶

拼音Luó Fú Mù Jīnɡ Yè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茎叶,夏、秋采收。

性状干燥茎直径约1~2厘米,向上渐细,圆柱形,灰色至灰绿色,幼茎绿色,有3~5个角棱及田点状皮孔,并具纵皱。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气微弱,味苦,皮部较木质部更苦。叶多皱缩,质脆易碎。气不显着,味苦微辣。

化学成分茎含δ-育亨宾。叶含阿立新、洋槐甙。

药理作用见"萝芙木"条。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甘,凉。"

功能主治祛风,降压,行瘀,解毒。治感冒,高血压,痧症吐泻,咽痛,痈肿,疮疥,跌打损伤。

①《南宁市药物志》:"治热病斑痧,头痛;捣敷跌打损伤、毒疮;浓煎洗汤火伤。"

②《广西中药志》:"散瘀毒,消肿。敷蛇伤。"

③《中国药植图鉴》:"煎水(服)治疟疾和肌肉痛。"

④《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清凉解热,消肿,止血,法风,降血压。治疝气,热症,跌打刀伤,肚痛,腰痛,上吐下泻,喉痛,疮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广西药植图志》:"有胃病及气血虚寒者忌用。"

复方①治感冒痧气:羊姆奶叶煎汤内服。(《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跌打,蛇咬伤:萝芙木鲜叶捣烂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刀伤出血:萝芙木嫩叶适量,捣绒敷伤口。(《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萝芙木茎叶

药材名称萝芙木茎叶

拼音Luó Fú Mù Jīnɡ Yè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及同属多种植物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uvolfia verticillata(Lour.) Baill.[Dissolaena verticillata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节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灌木,高1-3m。全株平滑无毛。小枝淡灰褐色,疏生圆点状皮孔。叶通常3-4片轮生,稀对生;叶柄长0.5-1cm;叶片质薄而柔,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4cm,宽1-4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渐尖,全缘或略带波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腺弧曲上升,无皱纹。聚伞花序呈三叉状分歧,生于上部的小枝腋间;总花梗纤细,长2-4cm,花梗丝状,长约5mm;总苞片针状或三角状;花萼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绿色;花冠白色,呈高脚喋状,上部5裂,卵形,冠管细长,近中部稍膨大;雄蕊5,花丝短,花药线形,背部着生;花盘环状;子房由2柱离生心皮所组成,花柱圆柱形,柱头短棒状,基部有一环状薄膜。果实核果状,离生或合生,卵圆形至椭圆形,熟后紫黑色。种子1颗。花期5-7月,果期4月至翌年春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区丘陵地或溪边的灌木丛及小树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萝芙木茎含四氢蛇根碱(ajmalicine)即δ-育享宾(δ-yohimbine)[1]。叶含马蹄叶碱(aricine),洋槐甙(robin)[2]。根、茎叶还含萝芙木甲素(rauwolfia A)[3]。

药理作用1.对心管的作用 叶和根的水浸剂或酸性乙醇浸剂100-150mg/kg,对麻醉狗有立即降压作用,维持约1小时;根皮煎剂750mg/kg给麻醉狗灌胃,30分钟开始降压,维持约数小时,若以30mg/kg肌内注射则血压旋即下降,约5分钟后又逐渐回升。根皮与蛇根木全碱及利血平相比,其降压作用发生较快而持续时间较短。水溶性生物碱给麻醉狗或猫静脉注射1-3mg/kg,能降低血压50%,维持2-3小时,每日给肾型高血压狗灌胃10mg/kg,共4周,4只中有2只呈现降压作用;根的生物碱给麻醉狗静脉注射0.5-1.0mg/kg、3mg/kg及2mg/kg对肾型高血压均有显着的降压作用,第二次给药血压下降只有第一次给药的50%,出现快速耐受性,但亦有谓未见快速耐受性。另据报道,除去利血平后的萝芙木根生物碱对麻醉狗及高血压狗仍有明显降压作用,只是所需的剂量较大,故除利血平外尚有其它降压成分。萝芙木甲素2mg/kg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猫血压立即下降,2小时后逐渐回升,并有抗肾上腺素作用。利血平能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其作用缓慢、温和而持久。利血平的降压原理糸碍交感神经末梢囊泡内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贮存,并进而使之排空,相当于化学的交感神经切除,故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与递质的排空,基本上平行。递质动物及人都有明显的抗心律不齐作用,并已应用于临床。麻醉狗重复给肾上腺素所引起的心室纤颤,给予萝芙木碱14-16mg/kg,可消除心室纤颤,恢复窦性节律,小剂量(0.75-3.83mg/kg)对因静脉注射大剂量地高辛所致的心律紊乱亦同样有效。蛇根碱对正常人及高血压病人都无降压作用,对能翻转肾上腺素对猫的升压作用。育亨宾碱能竞争性地对抗肾上腺素的α-受体,翻转肾上腺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对心肌及其他由β-受体发生的作用则不能对抗。山马蹄碱有神经节阻断作用和箭毒样作用,以前者为强,可能为N-胆碱糸统阻滞剂,无抗肾上腺素作用。N-胆碱糸统阻断作用可能参与全碱的降压作用。

2.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利血平能释放和排空脑内的神经胺类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中枢作用被认为和利血平的安定作用相关。利血平产生与氯丙嗪相似的安定作用,使动物自发活动明显减少,消除动物的攻击行为,瞳孔缩小,两睑下垂,对环境淡漠,趋于睡眠,但对外界刺激仍保有反应能力,易于唤醒,这和巴比妥类等镇静、催眠药常导致的运动失调、甚至昏睡等不同,即能在不影响清醒的条件下,选择性地消除精神混乱和狂躁现象,可用于治疗精神病等症。但因利血平易引起精神忧郁症及降低血压等副作用,故治疗精神病已为氯丙嗪等所代替。

3.其他作用 利血平长期大量应用可产生巴金森综合症,这可能与药物排空脑内纹状体的多巴胺有关;降低大鼠对电休克及戊四氮惊厥的阈值;大剂量时降低体温,亦可使大鼠、小鼠、猫及人胃酸度升高而导致胃溃疡。在服药过程中由于交感神经的阻断,可致副交感神经糸统占优势的现象,从而在功能上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心率缓慢、流涎、皮肤血管扩张、恶心、腹泻及鼻塞等。曾观察到利血平有抗白血病的作用,可能与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有关,大剂量给药后,尿内的17-羟甾醇排泄量增加亦说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此外,尚有延长月经周期而间接影响排卵的作用,这可能是通过丘脑而抑制了动情期的缘故。

性味苦;性凉

归经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降压。主咽喉肿痛;跌打瘀肿;毒蛇咬伤;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西药植图志》:有胃病及气血虚寒者忌用。

复方①治感冒痧气: 羊姆奶叶煎汤内服。(《广西药植图志》)②治肤打,蛇咬伤:萝芙木鲜叶捣烂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③治刀伤出血:萝芙木嫩叶适量,捣绒敷伤口。(《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1.《南宁市药物志》:治热病斑痧,头痛;捣敷跌打损伤、毒疮;浓煎洗汤火伤。

2.《广西中药志》:散解毒,消肿。敷蛇伤。

3.《中国药植图鉴》:煎水(服)治疟疾和肌肉痛。

4.《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清凉解热;消肿,止血,祛风,降血压。治疝气,热症,跌打刀伤,肚痛,腰痛,上吐下泻,喉痛,疮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古钩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钩藤药材名称古钩藤拼音Gǔ Gōu Ténɡ别名半架牛、牛奶藤、大暗消、大叶百叶藤、白浆藤、白马连鞍、牛角藤、断肠草[广西]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古钩藤Cryptole

  • 大团囊虫草

    药材名称大团囊虫草拼音Dà Tuán Nánɡ Ch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团囊虫草的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Ehrenb.)

  • 野山蚂蟥

    《中药大辞典》:野山蚂蟥药材名称野山蚂蟥拼音Yě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山蚂蟥、毛萝菜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多苞斑种草的全草。春、夏花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

  • 刀豆壳

    药材名称刀豆壳拼音Dāo Dòu Ké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刀豆的果壳。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晒干,剥去种子,将果壳晒至全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虫蛀。生境分部主产江苏、

  • 梧桐白皮

    《中药大辞典》:梧桐白皮药材名称梧桐白皮拼音Wú Tónɡ Bái Pí别名梧桐皮(《履巉岩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去掉栓皮的树皮。原形

  • 东北埃蕾

    药材名称东北埃蕾来源龙胆科东北埃蕾Centaurium meyeri (Bunge) Druce [Erythraea meyeri Bunge],以带花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吉林、内蒙古。性味苦,

  • 水玉簪

    药材名称水玉簪拼音Shuǐ Yù Zān别名青竹、草莲来源药材基源:为水玉簪科植物水玉簪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rmannia distith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 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蒴莲药材名称蒴莲别名云龙党、过山参、土党参[海南]来源西番莲科蒴莲属植物蒴莲Adenia chevaliert Gagnep.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凉。

  • 老枪谷

    药材名称老枪谷拼音Lǎo Qiānɡ Gǔ来源苋科苋属植物尾穗苋Amaranthus caudatus L.,以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滋补强壮。用于头昏,四肢无力,小儿疳

  • 蔷薇露

    《中药大辞典》:蔷薇露药材名称蔷薇露拼音Qiánɡ Wēi Lù别名阿刺吉(《群芳谱》),蔷薇花露(《新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花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