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菅茅根

菅茅根

《中药大辞典》:菅茅根

药材名称菅茅根

拼音Jiān Máo Gēn

别名蚂蚱草根(《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根茎

原形态菅(《诗经》),又名:白华、野菅(《尔雅》),苓草(《植物名实图考》),蚂蚱草、接骨草、大响铃草

多年生草本,秆高达3米。具粗壮之根头与须根。叶鞘无毛;叶舌钝圆,先端微凹,只小纤毛;叶片线形。伪圆锥花序大型,长达1米;总状花序长17~25毫米,佛焰苞长2~3.8厘米,无毛;下方2对总苞状雄性小穗长10~15毫米,无毛;两性小穗2~3个,长8~9毫米,无芒或有长达6毫米之直芒,基盘具棕色柔毛;第一颖革质,密生棕色柔毛,第二颖与第一颖同质同长,背部被棕色柔毛。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多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我国西南、华南及中部各地。

性味①《纲目》:"微甘。"

②《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湿,利小便。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淋病,水肿。

①《国药提要》:"止口渴,利小便。治淋,通经。"

②《贵州民间药物》:"散寒解表,接骨。治痨伤,风湿麻木,骨折,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捣汁或泡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寒感冒:蚂蚱草根一两,铁筷子五钱。煎水服。

②治风湿麻木:蚂蚱草根一两,石南藤五钱,白龙根三钱,泡酒服;又可擦患处。

③治骨折:蚂蚱草嫩根一两,臭草一两。加米酒捣绒,炒热包患处。(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菅茅根

药材名称菅茅根

拼音Jiān Máo Gēn

英文名rhizome of Villose Themeda

别名菅根、地筋、土筋、蚂蚱草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图经》:菅,亦茅类也。陆玑《草木硫》云:菅似茅而滑、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之尤善,其未沤者名野菅,《诗》所谓白茅菅兮是此也。入药与茅等。

2.《纲目》: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长,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获花,结实尖黑,长分许,粘衣刺人,其根短硬如细竹根,无节而微甘,亦可入药,功不及白茅。《尔雅》所谓白华、野菅是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 gigantea Haok. Var.villosa (Poir.) Ke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菅,多年生草本,秆高达3m,具粗壮之根头与须根。叶鞘无毛;叶舌钝圆,先端微凹,具小纤毛:叶片线形,伪圆锥花序大型,长达1m;总状花序长17-25mm,佛焰苞长2-3.8cm,无毛;下方2对总苞状雄性小穗长10-15mm,无毛;两性小穗2-3个,长8-9mm,无芒或有长达6mm之直芒,基盘具棕色柔毛;第一颖革质,密生棕色柔毛,第2颖与第1颖同质同长,背部被棕色柔毛。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中华南、西南各地。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肺;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利尿消肿。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小便淋痛;水肿;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风寒感冒:蚂蚱草根一两,铁筷子五钱。煎水②治风湿麻木:蚂炸草根一两,石南藤五钱,白龙根三钱,泡酒服;又可擦患处。③治骨折:蚂蚱草嫩根一两,臭草一两。加米酒捣绒,炒热包患处。(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半边山

    药材名称半边山拼音Bàn Biān Shā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条叶楼梯草带根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sublineare W.T.Wa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小驴蹄草

    药材名称小驴蹄草别名花葶驴蹄草来源毛茛科小驴蹄草Caltha scoposa Hook. f. et Thom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甘肃、青海、云南、西藏。性味辛,微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

  • 菟丝

    《中药大辞典》:菟丝药材名称菟丝拼音Tú Sī别名唐(《诗经》),蒙(《毛诗传》),王女(《尔雅》),菟芦(《本经》),鸮萝、复实、赤网(《吴普本草》),兔丘(《广雅》),菟缕、菟累(《别录

  • 金老梅花

    《中药大辞典》:金老梅花药材名称金老梅花拼音Jīn Lǎo Méi Huā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蔷微科植物金老梅的花。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苦,凉。"功能主治治消化

  • 毛血藤

    药材名称毛血藤拼音Máo Xuè Ténɡ别名胖血藤、荞叶细辛、云扣莲、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以根入药。

  • 五叶薯

    药材名称五叶薯拼音Wǔ Yè Shǔ别名毛狗苕、玉苁蓉、朱砂莲、毛团子、蓑衣包、血参、苦卡拉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entaphylla L

  • 药材名称梅拼音Méi性味(生梅、青梅)酸、平、无毒。(乌梅,即青梅熏黑者)酸、温、平、涩、无毒。(白梅、盐梅、霜梅,即青梅用盐汁渍者,久则上霜)酸、咸、平、无毒。功能主治1、痈疸疮肿。用盐梅

  • 石见穿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见穿药材名称石见穿拼音Shí Jiàn Chuān别名石打穿、月下红、小红参、紫丹花来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紫参Salvia chinensia Benth.

  • 孩儿草

    《中药大辞典》:孩儿草药材名称孩儿草拼音Hái ér Cǎo别名蓝色草(《广州植物志》),明萼草(《种子植物名称》),甴曱草、黄蜂草(《广东中药》Ⅱ),积药草、土夏枯草(广州空军《

  • 羊脬

    《中药大辞典》:羊脬药材名称羊脬拼音Yánɡ Pāo别名羊胞(《千金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膀胱。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性味《随息居饮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