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茜草藤

茜草藤

药材名称茜草藤

拼音Qiàn Cǎo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iacordifolia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茜草,多年生攀援草本。根数条至数十条丛生,外皮紫红色或橙红色。茎四棱形,棱上生多数倒生的小刺。叶四片轮生,具长柄;叶片形状变化较大,卵形、三角状卵形、宽卵形至窄卵形,长2-6cm,宽1-4cm,先端通常急尖,基部心形,上面粗糙,下面沿中脉及叶柄均有倒刺,全缘,基出脉5。聚伞花序圆锥状,腋生及顶生;花小,黄白色,5数;花萼不明显;花冠辐状,直径约4mm,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雄蕊5,着生在花冠管上;子房下位,2室,无毛。浆果球形,直径5-6mm,红色后转为黑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茜草藤Herba Rubiae Cordifoliae产于四川、江苏、上海、浙江等地。自产自销。

性状性状鉴别:干燥茎下端粗约3-4mm,呈圆形,外表面淡紫红色或棕红色;上端茎呈四方形,枯绿色,茎的棱上有粗糙细毛刺。体轻,质脆,易断,断面平整,内心色白而松。茎节上轮生叶片,叶柄及叶背中肋上均有倒刺毛。叶多脱落。气微,味微苦。 以条均匀,外皮红紫,内心黄红者为佳。

化学成分全草含茜草萜酸(rubifolic acid)及茜草香豆酸(rubicounlaric acid)。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为茎、叶混合,呈段状。茎方柱形,皱瘪灰绿色,有明显的4条纵棱,棱上疏生倒刺,切面白色或中空。叶灰绿色或红褐色,上表面具粗糙毛,下面脉上及叶柄有倒刺。气微、味淡。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苦;凉;无毒

归经心;肝;肾;大肠;小肠;心包经

功能主治止血;行瘀。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风痹;腰痛;痈毒;疗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凡血虚发热泄泻无瘀滞者均忌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绣球防风根

    《中药大辞典》:绣球防风根药材名称绣球防风根拼音Xiù Qiú Fánɡ Fē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球

  • 野鸦椿花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花药材名称野鸦椿花拼音Yě Yā Chūn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

  • 大红青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青菜药材名称大红青菜别名野青菜、天青地红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菊状千里光Senecio chrysanthemoides DC.,以全草及根入药。6~8月采集全草,晒干;8~9月

  • 野巴子

    药材名称野巴子拼音Yě Bā Zǐ别名崩疮药(《广西药植名录》),狗尾巴香、香芝麻蒿、皱叶香薷(《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的全草。秋季采集。阴干用。原形态直立灌木,

  • 苦苣苔

    药材名称苦苣苔拼音Kǔ Jù Tái英文名Common Conandron别名锯齿三七、一张白、岩菜、水鳖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鸭脚木根

    《中药大辞典》:鸭脚木根药材名称鸭脚木根拼音Yā Jiǎo Mù Gēn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脚木皮&qu

  • 水韩信草

    《中药大辞典》:水韩信草药材名称水韩信草拼音Shuǐ Hán Xìn Cǎo别名蓝花草、水远志(《南宁市药物志》),倒胆草,老蛇药(《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玄

  • 川谷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谷根药材名称川谷根别名尿珠子根、五谷子根、数珠子根、打碗子根、野薏米根来源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川谷Coix lachrymajobi 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收根部,晒干。性味

  • 短柄菝葜

    《中药大辞典》:短柄菝葜药材名称短柄菝葜拼音Duǎn Bǐnɡ Bá Qiā别名土茯苓、金刚豆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柄菝葜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态落叶攀援灌木。地下茎块状,茎

  • 大苞甲跖草

    药材名称大苞甲跖草拼音Dà Bāo Jiǎ Zhí Cǎo别名七节风、竹叶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大苞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