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网眼瓦韦

网眼瓦韦

《全国中草药汇编》:网眼瓦韦

药材名称网眼瓦韦

来源蕨类水龙骨网眼瓦韦Lepisorus clathratus (Clarke) Ching,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南、四川、西藏。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淋病,水肿,痈肿,瘰疬,咳嗽,吐血,赤白痢疾,外伤肿胀,或出血等症。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或研末外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网眼瓦韦

药材名称网眼瓦韦

拼音Wǎnɡ Yǎn Wǎ Wéi

别名石韦瓦韦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网眼瓦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clathratus(Clarke)Ching[Polypodium clathratum Clark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0-30cm。根茎横生,密被灰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有明亮的粗筛孔,边缘有长齿。叶近生;叶柄长1-4cm,禾秆色;叶片薄草质,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9-26cm,宽8-15mm,先端钝,偶有渐尖,中部以下渐变狭,楔形,叶面光滑,背面偶有疏鳞片;叶脉网状,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中脉两侧各成1行,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5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及河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消肿止血。主小便不利;热淋;石淋;水肿;咳嗽;吐血尿血;赤白痢疾;痈肿;瘰疬;外伤肿胀或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岭南杜鹃

    药材名称岭南杜鹃拼音Lǐnɡ Nán Dù Juān别名紫花杜鹃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异叶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以叶入药。夏季采叶,鲜用或阴干用

  • 鼻涕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涕果药材名称鼻涕果别名蜜心果、粘心果来源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以根及果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凉

  • 扁豆根

    《中药大辞典》:扁豆根药材名称扁豆根拼音Biǎn Dòu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浊。①《

  • 山扁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扁豆药材名称山扁豆拼音Shān Biǎn Dòu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来源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Cassia mimosoides L.,以全草入药。夏、

  • 东方荚果蕨

    药材名称东方荚果蕨拼音Dōnɡ Fānɡ Jiá Guǒ Jué别名大叶蕨、马来巴来源药材基源:为球子蕨科植物东方荚果蕨的根茎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tteuccia orientalis(H

  • 南赤瓟

    药材名称南赤瓟拼音Nán Chì Páo别名野冬瓜、球子莲、地黄瓜、麻皮栝楼、野瓜蒌、乌瓜、苦瓜蒌、秦岭赤瓟、野丝瓜、丝瓜南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南赤瓟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dian

  • 大驳骨丹

    《中药大辞典》:大驳骨丹药材名称大驳骨丹拼音Dà Bó Gǔ Dān别名鸭仔花、逼迫树(《本草求原》),大还魂(《岭南采药录》),大驳节(《陆川本草》),大接骨草、救命王(《南宁市

  • 扁豆藤

    《中药大辞典》:扁豆藤药材名称扁豆藤拼音Biǎn Dòu Ténɡ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藤茎。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风痰迷窍,癫狂乱语,同朱砂为末姜汤下。

  • 长白鱼鳞松

    药材名称长白鱼鳞松拼音Chánɡ Bái Yú Lín Sōnɡ别名鱼鳞松、鱼鳞云杉、白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长白鱼鳞云杉的叶、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ea jezoensis Carr.

  • 大叶凤尾

    药材名称大叶凤尾拼音Dà Yè Fènɡ Wěi别名双凤尾、金鸡尾(《西藏常用中草药》),凤尾草、大叶井口边草、狼牙草(《陕西草药》),井口边草、井边草(《云南中草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