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穇子

穇子

《中药大辞典》:穇子

药材名称穇子

拼音Shān Zǐ

别名龙瓜粟、鸭爪稗(《纲目》),鸭爪粟(《品汇精要续集》),龙爪稷(《授时通考》),鸡爪粟、云南稗(《医林纂要》),雁爪稗(《三峡志》),鸭距粟(《广州植物志》)。

出处救荒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穇子种仁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秆直立,光滑,常分枝。叶鞘光滑;叶舌短,密生长1~2毫米之柔毛;叶片线形,长30~60厘米,宽5~10毫米,下面光滑,上面粗糙或具柔毛。穗状花序2~9枚,簇生茎顶,长4~9厘米,成熟时常弯曲如鸡爪;小穗含5~6花。长7~9毫米;颖披针形,先端尖,有脊,脊具翼,翼上粗糙,第一颖长约3毫米,第二颖长约4毫米;外稃有脊,脊上具狭翼,第一外稃长约4毫米;内稃具2脊,短于外稃;雄蕊3枚,花药长约1毫米。种子球形,长约1.5毫米,黑褐色,其表面之皱纹不显着。

生境分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有栽培。

药理作用以穆子代替米作大鼠饲料,可促进其生长;并使其肝中脂肪含量增高,而穆子与米两者蛋白质的含量并无显着差异。

性味甘,温。

①《救荒本草》:"甘。"

②《纲目》:"甘涩,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苦,温。"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纲目》:"补中益气,厚肠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穇子

药材名称穇子

拼音Shān Zǐ

英文名seed of Ragimillet

别名龙爪粟、鸭爪稗、龙爪稷、鸡爪粟、云南稗、雁爪稗、鸭距粟、野粟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1.《救荒本草》:穇子,生水田中,及下湿地内。苗叶似稻,但差短,梢头结穗,仿佛稗子穗,其子如黍粗大,茶褐色。

2.《纲目》:穇子, 山东、河南亦五月种之。苗如茭黍,八、九月抽茎,有三棱,如水中ZHE草之茎,开细花,簇簇结穗如粟穗而分数歧,如鹰爪之状,内有细子,如黍粒而细,赤色。其稃甚薄,其味粗涩。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穇子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usine coracana(L) Gaertn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搓下种仁,再晒干。

原形态穇子,一年生粗壮簇生草本。秆直立,高50-120cm,常分枝。叶鞘长于节间,光滑;叶舌先端密生长柔毛,长1-2mm;叶片线形,长30-60cm,宽5-10mm,下面光滑,上面粗糙或具柔毛。穗状花序5-8个呈指状着生秆顶,长5-10cm,宽8-10mm;小穗含5-6个小花,长7-9mm;颖坚纸质,先端急尖;第1颖长约3mm,第2颖长约4mm;外稃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背部具脊,脊缘有狭翼,长约4mm,具5脉,内稃狭卵形,具2脊,粗糙口鳞被折叠,具3脉;花柱自基部即分离。果为囊果,种子近球形,黄棕色,表面皱缩;胚长为种子的1/2-3/4,种脐点状。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长江以南及陕西、安徽、河南、西藏等地有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及陕西、安徽、河南、西藏等地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球形,直径约1.5mm。种皮呈褐色,表面有不明显的皱纹。种仁小,黄白色。气微,味淡。

药理作用促生长作用:以 穇子代替米作大鼠饲料,可促进其生长;并使其肝中脂肪含量增高,而 穇子与米两者蛋白质的含量并无显着差异。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胃疾病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粥食或磨作面蒸食。

各家论述《纲目》:补中益气,厚肠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麦穗七

    药材名称麦穗七别名山酢浆草、麦子七、大酸梅草、钻地蜈蚣、三块瓦、断脚蜈蚣、上天梯、地海椒、大酸米子草、老鸦酸来源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麦穗酢浆草Oxalis griffithii Edgew. et

  • 小狼毒

    药材名称小狼毒别名细狗闹花、大萝卜、鸡肠狼毒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小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Buch.-Ham.,以根入药。春秋采根,洗净切片,炒干或焙至黄褐色;或切片晒至半干,加陈

  • 鲮鱼

    药材名称鲮鱼拼音Línɡ Yú别名雪魿(《纲目拾遗》),魿鱼(姚可成《食物本草》),土铃鱼(《本草求原》)。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鲮鱼的肉。原形态体长、侧扁,腹部圆,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

  • 缩砂蜜

    药材名称缩砂蜜拼音Sù Shā Mì英文名Fructus Amomi Xanthioidis别名缩砂、绿壳砂仁来源为姜科植物缩砂蜜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 铁篱巴果

    《中药大辞典》:铁篱巴果药材名称铁篱巴果拼音Tiě Lí Bā Guǒ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马甲子根"条。功能

  • 海鹞鱼胆

    药材名称海鹞鱼胆拼音Hǎi Yào Yú D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魟科动物赤魟、花点魟及其近缘种的胆囊。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syatis akajei(Muller et Henle)2.Das

  • 独叶岩珠

    药材名称独叶岩珠拼音Dú Yè Yán Zhū别名石枣、岩豆、鸭舌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齿瓣石豆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yllum psychoon Reichb.f.[B.le

  • 原蚕蛾

    《中药大辞典》:原蚕蛾药材名称原蚕蛾拼音Yuán Cán é别名晚蚕蛾(《日华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于夏季,取雄性蚕蛾,以沸水烫死,晒

  • 蜜环菌

    药材名称蜜环菌拼音Mì Huán Jūn别名糖蕈、榛蘑、蜜色环菌、蜜蘑、栎菌、根索菌、根腐菌、栎蕈、小蜜环菌出处曾占春《皇和蕈谱》载:“初茸者即糖蕈也。此蕈含苞未发,深卷,新鲜者味尤美,已张伞者味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