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白绿叶果实

白绿叶果实

药材名称白绿叶果实

拼音Bái Lǜ Yè Guǒ Shí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var. delavayi Lecte.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viridis Serv.var. delavayi Lecte.

采收和储藏:4-5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白绿叶常绿直立小灌木,高约2m。具刺;幼枝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灰褐色或黑色。叶互生;叶柄锈色,长5-7mm;叶薄革质或纸质,宽椭圆形,长2.5-6.5cm,宽1.2-3.5cm,先端钝圆形或渐尖,基部圆形或稍窄狭,全缘,上面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深绿色,下面淡白色,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侧脉上面显着,6-7对,与中脉开展成45°角。花白色,下垂,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常1-3花簇生于叶腋短小枝上;花梗长达10mm;花被筒短圆筒形,长4.5-5mm,裂片4,宽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内面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雄蕊4,花丝极短;花柱直立,微被星状短柔毛。果长椭圆形,长约10mm,被锈色鳞片,熟时色淡红色;果便长约1cm。花期10-11月,果期翌年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500m的向阳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省北部至西部。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止泻;消积;利湿。主腹泻;小儿疳积;急性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4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槲叶

    《中药大辞典》:槲叶药材名称槲叶拼音Hú Yè别名槲若(《唐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炮制《本草图经》:"微炙令焦。"性味《唐本草》:

  • 白榄根

    药材名称白榄根拼音Bái Lǎn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根。功能主治清咽,解毒,利关节。治咽喉肿痛,脚气,筋骨疼痛。①《岭南采药录》:"治脚气,白浊。&qu

  • 泡掌筒

    药材名称泡掌筒拼音Pào Zhǎnɡ Tǒnɡ别名炮竹简、大笔杆草、空心草、猴桔子、梅竹叶、金鸡一把锁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泡掌筒的全株。夏、秋采,晒干。原形态小灌木,高1~1.

  • 风花菜

    药材名称风花菜拼音Fēnɡ Huā Cài别名蔊菜(《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叶香(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风花菜的全草。7~8月采全草

  • 空心木

    药材名称空心木拼音Kōnɡ Xīn Mù别名鬼吹哨、来色木、吹鼓清、泡掌筒、炮竹筒、鬼竹子、大笔杆草、空心草、猴桔子、梅竹叶、金鸡一把锁、大追风、野芦柴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鬼吹箫及狭萼鬼吹箫的茎

  • 桦树液

    《中药大辞典》:桦树液药材名称桦树液拼音Huà Shù Yè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或白桦树干中流出的液汁。5月间将树皮划开,盛取液汁,鲜用。功能主治①

  • 花叶矮陀陀

    药材名称花叶矮陀陀拼音Huā Yè ǎi Tuó Tuó来源为楝科地黄连属植物地黄连Munronia sinica D els.以全株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

  • 雉脑

    《中药大辞典》:雉脑药材名称雉脑拼音Zhì Nǎo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雉"条。功能主治《纲目》:"涂冻疮。"复方治冻面

  • 龙眼肉

    《中国药典》:龙眼肉药材名称龙眼肉拼音Lónɡ Yǎn Ròu英文名ARILLUS LONGAN别名龙眼、桂圆、圆眼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

  • 瓶耳小草

    药材名称瓶耳小草拼音Pínɡ ěr Xiǎo Cǎo英文名Herba Ophioglossi别名独叶一枝枪、矛盾草、蛇咬子来源为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