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疬子草

疬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疬子草

药材名称疬子草

别名延叶珍珠菜、大羊古臊

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下延叶排草Lysimachia decurrens Forst. 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消肿散结。用于月经不调;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4~5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疬子草

药材名称疬子草

拼音Lì Zǐ Cǎo

别名蛮刀背、下延叶排草、大羊古臊、马兰花狮子草、白当归、黑疔草、树胡椒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延叶珍珠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decurrens Fors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粗壮草本,高40-90cm。全株无毛,茎直立,有棱角,上部分枝,基部常木质化。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柄长1-4cm,基部沿茎下延;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3cm,宽1.5-4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干时膜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不规则的黑色腺点,有时腺点仅见于边缘,并常连结成条。总状花序顶生,长10-25cm;苞片钻形,长2-3mm;花梗长2-9mm,斜展或下弯,果时伸长达10-18mm;花萼长3-4mm,分裂近达基部,5裂,裂片狭披针形,边缘有腺状腺毛,背面具黑色短腺条;花冠白色或带淡紫色,长2.5-4mm,基部合生部分长约1.5mm,5深裂,裂片匙状长圆形,先端圆饨,裂片问弯缺近圆形;雄蕊5枚,明显伸出花冠外,花丝密被小腺体,贴生于花冠裂片的基部,分离部分长约5mm;花药卵圆形,紫色,长约1mm;子房球形,花柱细长,长约5mm。蒴果球形或略扁,直径3-4mm,不规则开裂。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村旁荒地、路边。山谷溪边疏林下及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南部等地。

性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主喉痹;疔疮肿毒;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唇马先蒿

    药材名称大唇马先蒿拼音Dà Chún Mǎ Xiā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大唇马先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rhinanthoides Schrenk.subs

  • 猴高铁

    药材名称猴高铁拼音Hóu Gāo Tiě别名猴哥铁、野枇杷、香胶木、掠头柴、绒毛桢楠、绒楠、牛较铁树来源樟科桢楠属植物猴高铁Machilus velutina champ. ex Benth

  • 糯米泔

    《中药大辞典》:糯米泔药材名称糯米泔拼音Nuò Mǐ Gān别名粘米泔水(《本草述》)。出处《纲目》来源为淘洗糯米时,第二次滤出的米泔水。性味《纲目》:"甘,凉,无毒。"

  • 麻雀肉

    药材名称麻雀肉拼音Má Què Ròu别名家雀肉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麻雀肉能防治:1.小儿

  • 小白蒿

    药材名称小白蒿别名冷蒿、白蒿、小艾来源为菊科艾属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以带花全草入药。7~8月初采收,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用于胆囊炎,驱蛔虫,蛲虫

  • 鲫鱼头

    《中药大辞典》:鲫鱼头药材名称鲫鱼头拼音Jì Yú Tóu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性味《药对》:"温。"功能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

  • 五倍子苗

    《中药大辞典》:五倍子苗药材名称五倍子苗拼音Wǔ Bèi Zǐ Miáo出处《履巉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幼嫩枝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性味性温

  • 棵麻

    药材名称棵麻别名嘉榄来源橄榄科嘉榄属植物羽叶白头树Garuga pinnata Roxb.,以树皮入药。春夏采,去粗皮,切碎晒干。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用于烧伤,疮疡溃烂。用法用量烧

  • 大叶白头翁

    《中药大辞典》:大叶白头翁药材名称大叶白头翁拼音Dà Yè Bái Tóu Wēnɡ别名一面青(《分类草药性》),山萩(《中国物图鉴》),大火草(《重庆草药》)

  • 糠谷老

    《全国中草药汇编》:糠谷老药材名称糠谷老拼音Kānɡ Gǔ Lǎo别名糠古老、看谷老、老谷穗、枪谷老、老枪谷、枪谷来源真菌类霜霉科指梗霉属植物禾指梗霉(粟白发菌)Sclerospora gra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