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滇高良姜

滇高良姜

药材名称滇高良姜

拼音Diān Gāo Liánɡ Jiānɡ

别名良姜

出处滇高良姜始载于《滇南本草》,名良姜。《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五芳草类载:“高良姜,滇生者,叶润根肥,破茎生葶,先作红苞,火焰炫目;苞分两层,中吐黄花,亦两长瓣相抱。复突出尖,黄心长半寸许,有黑纹一缕,上缀金黄蕊如半米。另有长须一缕,尖擎小绿珠……故圃中多植之。”根据上述及附图,应为喙花姜 Rhynchanthus beesianus W.W.Smith,而非高良姜Alp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喙花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anthus beesianus W.W.Sint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喙花姜,多年生草本,高0.5-1.5m。具肉质、增厚的根茎,须根粗,密被茸毛。茎中部以下被张开的鳞片状鞘。叶片3-6枚;叶柄极短,长约4mm,内面红色;叶舌膜质,长约2mm,鞘部张开,具紫色斑纹;叶片椭圆状长圆形,长15-30cm,宽4.5-9cm,先端短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均无毛,干时边缘褐色。穗状花序顶生,长10-15cm,直立,有花约12朵,花序柄短;苞片线状被针形,长3-7cm,鲜时红色,平时紫红色,薄膜质,小苞片管状,长约1.5cm;花萼管长2.5-3cm,上部一侧开裂,先端2裂,具2个绿色的小尖头;红冠管长2-4.5cm,红色,上部稍扩大,裂片卵状被针形,长1.5-3cm,直立,上部淡黄色,基部淡红色,无唇瓣及侧生退化雄蕊;花丝突出于花冠之外,舟状,长约4.5cm,基部较阔;花药长6-8mm,花柱线形;子房被短柔毛,长约5mm。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1900m的疏林、灌丛、草地或附生于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开胃。主脘腹胀痛;食滞不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漆树叶

    药材名称野漆树叶拼音Yě Qī Shù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叶。原形态野漆树(《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染山红(《植物名实图考》),山漆、漆柴、毛叶漆。

  • 红白二丸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白二丸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别名红白二元、红黑二丸、岩丸子、鸳鸯七、水八角、一口血、一点血、小桃红、山海棠来源

  • 冬里麻根

    药材名称冬里麻根拼音Dōnɡ Lǐ Má Gēn别名水麻柳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水麻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orientalis C.J.Chen[D.eduli

  • 刺瓜

    药材名称刺瓜别名乳蚕、小刺瓜、野苦瓜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刺瓜Cynan chum corymbosum Wight [Cyathella corymbosa (Wight) Tsiang et Zh

  • 空柄假牛肝

    药材名称空柄假牛肝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空柄假牛肝Boletinus cavipes (Opat.) Kalchb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于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山西

  • 赤车使者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车使者药材名称赤车使者拼音Chì Chē Shí Zhě别名鹿角七、细水麻叶、石边采、小白沙来源为荨麻科楼梯草属植物大伞楼梯草Elatostema umbel

  • 白骨走马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骨走马药材名称白骨走马别名茸骨鹧鸪花、绒果海木来源楝科白骨走马Heynea velutina How et T. Chen,以根、叶、果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苦,寒。有小

  • 苦蘵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蘵药材名称苦蘵拼音Kǔ Zhī别名灯笼草、天泡子、天泡草、黄姑娘、小酸浆、朴朴草、打额泡来源茄科酸浆属植物苦蘵Physalis Pubescens L.,以果、根或全草入药。夏秋

  • 全叶马兰

    药材名称全叶马兰拼音Quán Yè Mǎ Lán别名全缘叶马兰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全叶马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imeris integrtifolia Turcz. Ex DC. [

  • 茺蔚子

    《中国药典》:茺蔚子药材名称茺蔚子拼音Chōnɡ Wèi Zǐ英文名FRUCTUS LEONURI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