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游草

游草

《中药大辞典》:游草

药材名称游草

拼音Yóu Cǎo

别名田中游草(《分类草药性》),蓉草(《广州植物志》),西游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牛草(《四川中药志》)。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游草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采者为多。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秆下部伏卧地面或倾斜,并于节处生根,直立部分高约40厘米,其节常具倒生微毛。叶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毫米,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叶片扁平或卷折,披针形,粗糙,长5~20厘米,宽约4~6毫米。圆锥花序卵形或矩圆形,长5~10厘米,分枝较细,具角棱,长达4厘米;小穗长3~4毫米,宽约1.5毫米,具短柄;小穗含1花,无芒;颖退化;外稃具5脉,脊背与边缘均具刺毛;内稃具3脉,脊上有硬纤毛;雄蕊6,花药长约2.5毫米。颖果,长约2.5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长于水边潮湿处。分布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台湾、福建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通经络,利小便。治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痹痛麻木,白带。

①《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通经。"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解表,利水除湿。治四肢麻木。"

③《四川中药志》:"能散寒解表,通经络。治疟疾,感冒头身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复方①治疟疾长久不愈:游草、寒经草、野烟头。煎服。(《重庆草药》)

②治凉寒发烧身痛:游草、土地檎、马蹄草。煎服。(《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游草

药材名称游草

拼音Yóu Cǎo

英文名Herb of Clubhead Cutgrass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游草和假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ersia hexandra Sw. 2.Leersia japonica makino[Leersia hexandra Sw.var.japonica (Makino) Keng 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1.秆下部伏卧地面或倾斜,并于节处生根,其节常具倒生微毛。叶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mm,其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叶片扁平或卷折,披针形,粗糙,长3-12cm,宽约4-6mm。圆锥花序卵形或矩圆形,长5-10cm,分枝较细,具角棱,长达4cm;小穗长3-4mm,宽约1.5mm,具短柄,小穗含1花,无芒;颖退化;外稃具5脉,脊背与边缘均具刺毛;内秀具3脉,脊上有硬纤毛;雄蕊6,花药长约2.5mm。颖果,泛约2.5mm。花、果期夏、秋季。 2.假稻多年生草本。秆下部伏卧地面,节上可生线形而多分枝的须根,上部向上斜升,高达80cm,其节密生倒毡地鞘通常短于节间,粗糙或平滑;叶舌长1-3mm,顶部截平,基部两侧与叶鞘愈合;叶片扁平,长5-15cm,宽4-8mm,粗糙,下面光滑。圆锥花序长9-12cm;分枝光滑,具角棱,较压扁,直立或斜升,长达6cm;小穗长4-6mm,草绿色或带紫色;外稃具5脉,脊具刺毛,内稃具3脉,中脉也具刺毛;雄蕊6,花药长约3mm。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 2.假稻生于水边。

资源分布:1. 2.假稻分布于华东、华中及河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平;辛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利湿;通络止痛。主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白带;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痹痛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复方①治疟疾长久不愈: 游草、寒经草、野烟头。煎服。 (《重庆草药》)②治凉寒发烧身痛: 游草、土地榆马蹄草。煎服。(《重庆草药》)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通经。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解表,利水除湿。治四肢麻木。

3.《四川中药志》:能散寒解表,通经给。治疟疾,感冒头身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榕药材名称石榕别名大叶榕藤、石壁风、牛奶树来源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属植物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acuminatus Wall.[A. chinensis Gardn.

  • 鹅内金

    《中药大辞典》:鹅内金药材名称鹅内金拼音é Nèi Jī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砂囊内壁。全年均可采收。将鹅杀死后,取出肫,剖开,剥取内衣,洗净,晒干。性状干燥的鹅内

  • 刺榆皮

    药材名称刺榆皮拼音Cì Yú Pí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2.《蜀本草》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

  • 浮海石

    药材名称浮海石拼音Fú Hǎi Shí英文名Pumice别名浮石、石花、海石、水泡石、海浮石、浮水石、羊肝石出处出自《本草从新》来源药材基源: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及瘤分胞苔虫等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凤眼果根

    药材名称凤眼果根拼音Fènɡ Yǎn Guǒ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 小黄皮

    药材名称小黄皮别名九里香、白花千只眼[云南]、假鸡皮果来源芸香科小黄皮Clausena emarginata Huang,以根、叶、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微温。有毒。功能主治宣肺止咳,行

  • 翁波

    药材名称翁波拼音Wēnɡ Bō别名河柏、水怪柳、西河柳、柽柳、山川柳、温木卜、水柏枝、臭红柳。来源药材基源:为柽柳科植物宽苞水柏枝的嫩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ria bracteata R

  • 向日葵根

    《中药大辞典》:向日葵根药材名称向日葵根拼音Xiànɡ Rì Kuí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根。原形态详"向日葵子"条。化学成

  • 毛叶黄杞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叶黄杞药材名称毛叶黄杞别名胖母猪果树、胖婆娘树来源胡桃科毛叶黄杞Engelbardtia colebrookiana Lindl.,以根及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 青蒿子

    《中药大辞典》:青蒿子药材名称青蒿子拼音Qīnɡ H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打下果实晒干。性味《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