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海豘鱼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

拼音Hǎi Tún Yú

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皮下脂肪

原形态海豚(《纲目》)

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吻长而突出,如喙状,嘴与额交界处有V字形沟线相隔。上下颌各有齿94~100枚,齿末端尖锐,稍向后曲。耳孔极小。鼻孔1个,生于头顶部,边缘有瓣状膜,能自动开合。眼小,有黑圈。背部中央有脊鳍,前肢鳍状,形尖而狭;无后吱。尾部末端左右平展成2尾叶,成半月形鳍状。头部和躯体背面及两侧呈苍黑色,腹部白色。

生境分部群栖于海中,性很活泼。我国东海、南海一带均有。

化学成分肉占全身重量的38%,它含水分73%,蛋白质23.5%,脂肪1.5%,灰分1.8%。肉中的肌红蛋白的N端氨基酸为甘氨酸。按含铁率计算分子量为185560。

脂肪因身体部位不同,所得油脂的性质及组成也不相同。油脂的特点在于含异戊酸,它和其它脂肪酸组成混合甘油酯,而三异戊酸甘油酯则不存在。其总脂肪酸组成如下:饱和脂酸-异戊酸:皮下脂肪3.2,头部脂肪13.9;月桂酸:皮下脂肪1.0,头部脂肪2.4;肉豆蔻酸:皮下脂肪7.2,头部脂肪12.5;棕榈酸:皮下脂肪8.6,头部脂肪11.6;硬脂酸:皮下脂肪0.8,头部脂肪0.4。不饱和脂酸-十四碳烯酸:皮下脂肪4.7,头部脂肪2.7;十六碳烯酸:皮下脂肪25.9,头部脂肪25.4;C18酸群:皮下脂肪24.1,头部脂肪15.8;C20酸群:皮下脂肪18.6,头部脂肪12.7;C22酸群:皮下脂肪5.9,头部脂肪2.6。

皮下脂肪,含高级醇2~3%,与脂肪酸化合成酯。

无论老幼海豚,其皮下脂肪中的维生素A含率都足与鳕鱼肝油相匹敌。

性味《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肉,主瘴疟,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恶疮、疥癣、痔瘘。"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金耳环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耳环药材名称金耳环拼音Jīn ěr Huán别名土细辛、一块瓦来源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纤梗细辛Asarum gracilipes C. S. Yang, mss.以全草入

  • 草木王

    药材名称草木王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草木王Cordyceps sp.,以菌座和虫体入药。功能主治主治各种毒蛇咬伤,伤口红肿,头眩,抽搐,复视,昏迷不醒人事。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注意有大毒,不能内

  • 水团花根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根药材名称水团花根拼音Shuǐ Tuán Huā Gē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团花"条。化学成分含

  • 黄桷叶

    《中药大辞典》:黄桷叶药材名称黄桷叶拼音Huánɡ Jué Yè别名大榕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叶。原形态黄葛树(《边州闻见录》),

  • 赶山鞭

    《全国中草药汇编》:赶山鞭药材名称赶山鞭拼音Gǎn Shān Biān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野金丝桃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性味苦,平。

  • 金猫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猫头药材名称金猫头别名滑野蚕豆、野蚕豆、小红药、化血丹、灵芝草[云南红河]来源玄参科胡麻草属植物大花胡麻草Centranthera grandiflora Benth.,以根入药

  • 锯鲨卵

    药材名称锯鲨卵拼音Jù Shā Lu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锯鳐科动物尖齿锯鳐的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采收和储藏:于产卵期捕杀后,剖腹,将卵取出,晒干或

  • 石长生

    药材名称石长生拼音Shí Chánɡ Shēnɡ别名丹草、长生草、丹沙草、生肌草、石中珠、岩浮萍、猪毛七、水猪毛七、猪鬃草、猪毛脚筋草出处石长生,始载于《本经》,一名丹草,列入下品。1.《别录》云:“

  • 青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娘子药材名称青娘子拼音Qīnɡ Niánɡ Zǐ别名青虫、相思虫来源芫菁科昆虫绿芫菁Lytta caraganae Pallas的干燥虫体。7~8月捕捉,沸水中烫死,晒

  • 叉歧繁缕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歧繁缕药材名称叉歧繁缕拼音Chā Qí Fán Lǚ来源石竹科叉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L.,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北、西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