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梧桐花

梧桐花

《中药大辞典》:梧桐花

药材名称梧桐花

拼音Wú Tónɡ Huā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梧桐科植物梧桐,夏季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

炮制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治水肿,秃疮,汤火伤。

①《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涂。

复方①治水肿: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梧桐花

药材名称梧桐花

拼音Wú Tónɡ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Phoenix Tre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 [F.simplex (L.) W.F.Wight]

采收和储藏: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梧桐落叶乔木,高达16m。树皮青绿色,平滑。单叶互生,叶柄长8-30cm;叶片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cm,下部的分枝长达12cm,花单性或杂性,淡黄绿色;导管长约2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长7-9mm,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无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丝愈合成一圆柱体,约与萼片等长;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围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联合,部分离生,花柱长,柱头5裂。蓇葖果5,纸质,有柄,长6-11cm,宽1.5-2.5cm,被短绒毛或几无毛,在成熟前每个心皮由腹缝开裂成叶状果瓣。种子4-5,球形,直径约7mm,干时表面多皱纹,着生于叶状果瓣的边缘。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为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花淡黄绿色,基部有梗。无花瓣,花萼筒状,长约1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被淡黄色短柔毛。雄蕊10-15枚合生,约与萼等长。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芹菜素(apigenin)。还含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

炮制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性味甘;平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利湿消肿;消热解毒。主水肿;小便不利;无名肿毒;创伤红肿;头癣;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复方①治水肿: 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枣核

    《中药大辞典》:枣核药材名称枣核拼音Zǎo Hé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果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大枣"条。性味《纲目》:"燔之,苦,平,无毒。"

  • 白千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千层药材名称白千层拼音Bái Qiān Cénɡ别名玉树、千层皮来源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树皮及枝叶入

  • 香石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石藤药材名称香石藤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别名小密细藤、小血藤来源木兰科香石藤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

  • 玄台

    药材名称玄台别名黑参来源玄参科玄台Scrophularia henryi Hemsl.,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消炎,解热。主治咽喉炎,口腔炎,眼结膜炎,淋巴腺肿及呼吸器官炎症。用法用量3~

  • 山海螺

    《中药大辞典》:山海螺药材名称山海螺拼音Shān Hǎi Luó别名地黄(《别录》,白河车(王安卿《采药志》),牛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四叶参(《苏南种子植物》),白蟒肉、山胡萝卜(《东

  • 岩春草

    药材名称岩春草拼音Yán Chūn Cǎo别名地柏枝、野柏树、铁脚洞里仙、丹雪凤尾、伤寒草、止血草、止血丹、石蜈蚣、小雉鸡尾、墙锦、万年柏、洞里仙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虎尾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

  • 野罂粟壳

    药材名称野罂粟壳拼音Yě Yīnɡ Sù Ké别名野大烟、山米壳、山大烟来源罂粟科罂粟属植物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以果壳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性味

  • 澜沧扁担杆

    药材名称澜沧扁担杆拼音Lán Cānɡ Biǎn Dɑn Gǎn别名子金根、小白药、小火绳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橡树科植物野火绳的根部真皮。夏秋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研末。原形态小灌木。

  • 大麻漆

    药材名称大麻漆拼音Dà Má Qī英文名Henry Pentapanax别名马肠子树(云南)。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犭毛五叶参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z

  • 颠茄草

    《中国药典》:颠茄草药材名称颠茄草英文名HERBA BELLADONNAE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颠茄Atropa belladonna L.的干燥全草。在开花至结果期内采挖,除去粗茎及泥沙,切段干燥。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