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山铁树叶

山铁树叶

《中药大辞典》:山铁树叶

药材名称山铁树叶

拼音Shān Tiě Shù Yè

别名剑叶木、乌猿蔗

出处《广西中草药》

来源龙舌兰科植物铁树。全年可采。

原形态常绿灌木。叶互生,聚生于茎顶;叶片披针形,革质;无叶柄。花两性,成顶生的圆锥花序;小花具细弱的花柄,基部有膜质小苞片3枚;花冠管状,裂片6;雄蕊6,花丝丝状,花药背着;子房3室。浆果球形。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栽培或野生。分布广西、广东、云南、台湾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止血。治咳血、吐血、衄血,大小便出血,哮喘,痢疾,小儿疳疾,跌打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鲜者1~5两)。外用: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复方①治大小便出血:鲜山铁树叶五两。煎汤,白糖调服。

②治咳血、吐血、衄血:山铁树五两,龙芽草、白茅根各二两。水煎,日分二次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铁树叶

药材名称山铁树叶

拼音Shān Tiě Shù Yè

英文名Leaf of Cambodia Dracaena

别名剑叶木、乌猿蔗

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舌兰科植物小花龙血树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Pleomele cambodiana(Gagnep.)Merr.et Chu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碎,鲜或晒干。

原形态铁树,常绿灌木。高3.5-4m。叶簇生于分枝顶部;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0-50cm,宽1.2-4cm,先端长渐尖,具锐尖头,基部抱茎;中脉不明显。圆锥花序长达2m,有极多分枝;花黄色,长约8mm,通常3-5(-10)朵簇生于花序分枝的每一节上;有极短花梗;花被管短,裂片披针形,长约6mm;雄蕊6,短于花被;子房椭圆形,长约3.5mm,花柱长3mm。浆果球形,具种子1颗,或三棱状卵形而有3颗种子。花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中或栽于庭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折曲,边缘向背面反卷,上部常纵裂开,展平后呈细长条形或剑形,长30-90cm,宽1.5-5cm。两面黄棕色或棕绿色,半革质,中脉稍厚,不突起,密被纵条纹,先端细尾尖,下部略变窄而基部抱茎,全缘。质韧,不易折断。气微,味辛、微麻。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止咳平喘。主咯血;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跌打损伤;哮喘;痢疾;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鲜者30-15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广西中草药》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花景天

    药材名称紫花景天拼音Zǐ Huā Jǐnɡ Tiān别名石蝴蝶、蟑螂头、丁字草、丁拔、尖叶脚疔草、活血丹来源景天科紫花景天Sedum mingjinianum Fu,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广

  • 毛叶白粉藤

    药材名称毛叶白粉藤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ɡ英文名root of Assam Treebine别名左爬藤、葫芦叶、左边藤、粗壳藤、红背丝绸、白背丝绸。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

  • 槟榔

    《中国药典》:槟榔药材名称槟榔拼音Bīnɡ Lɑnɡ英文名SEMEN ARECAE别名榔玉、宾门、青仔、国马、槟楠、尖槟、鸡心槟榔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

  • 金钱松叶

    药材名称金钱松叶拼音Jīn Qián Sōnɡ Yè别名金钱松枝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larix amailis(Nelson) Rehd.[Lari

  • 苦瓜叶

    《中药大辞典》:苦瓜叶药材名称苦瓜叶拼音Kǔ Guā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片,夏、秋采收。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

  • 高山金挖耳

    药材名称高山金挖耳拼音Gāo Shān Jīn Wā ěr别名挖耳子草来源菊科高山金挖耳Carpesium lipskyi C. Wink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

  • 榛子

    《中药大辞典》:榛子药材名称榛子拼音Zhēn Zi别名棰子(《本草求原》),平榛(《河北习见树木图说》),山反栗(《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桦木科植物榛的种仁。果实成熟后极易脱落,

  • 鸡(土从)

    药材名称鸡(土从)拼音Jī ( Tǔ Cónɡ )别名鸡(土从)蕈、鸡菌、蚁夺、蚁(土从)、鸡(土从)菜、鸡脚蘑菇、三坛蘑、鸡肉丝菇、斗鸡菇、白蚁菰、桐菰、鸡肉丝菰、鸡脚菰、伞把菇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 韭根

    《中药大辞典》:韭根药材名称韭根拼音Jiǔ Gēn别名韭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及鳞茎。化学成分韭菜的根含硫化物、甙类和苦味质。性味辛,温。①《纲目》:"温。&qu

  • 小败火草

    《中药大辞典》:小败火草药材名称小败火草拼音Xiǎo Bài Huǒ Cǎo别名贡布区敦木(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爪哇婆婆纳的全草。6~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