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白绵参

小白绵参

药材名称小白绵参

拼音Xiǎo Bái Mián Shēn

别名小儿惊风药、高脚鼠耳草、婆婆指甲草、破花絮草、鹅秧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簇生卷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l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有时为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10-30cm。簇生或单生,有短柔毛。单叶对生,茎基部叶近匙形或倒卵形,基部渐狭;中上部的近无柄,狭卵形至披针形,长1-3cm,宽3-10mm,两面均有贴生短柔毛,边缘有密缘毛。花序为二歧状的聚伞花序,顶生;花梗密生长腺毛,长为萼片的3-4倍,苞和小苞通常叶状;萼片5,披针形,背面密生腺毛;花瓣5,白色,倒卵状长圆形,微短于萼片,先端2裂,基部无毛或有睫毛;雄蕊10;花托5。蒴果长为宿存萼片的2倍。种子褐色,有瘤状突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0m以下的山地林缘、田边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

药理作用药理试验表明,煎剂对麻醉猫及家兔经腹腔或十二指肠给药均有明显降压作用。正常家兔慢性实验,6g/kg灌胃降压效果大于5mg/kg利血平之效。

性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感冒发热;小儿高热惊风;痢疾;乳痈初起;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狐狸尾

    《中药大辞典》:狐狸尾药材名称狐狸尾拼音Hú Li Wěi别名狸尾豆(《广州植物志》)。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兔尾草的全草。夏、秋采取。洗净,生用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平卧

  • 甘蓝

    《中药大辞典》:甘蓝药材名称甘蓝拼音Gān Lán别名蓝菜(《千金·食治》),西土蓝(《本草拾遗》),包心菜、洋白菜(《中国蔬菜栽培学》),卷心菜、莲花白、葵花白菜(《中国药植图鉴

  • 山壳骨

    药材名称山壳骨拼音Shān Ké Gǔ英文名all-grass of Palatebearing Pseuderanthemum别名小驳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钩

  • 小花黄堇

    药材名称小花黄堇拼音Xiǎo Huā Huánɡ Jǐn别名黄堇来源罂粟科小花黄堇Corydalis racemosa (Thunb.) Per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中

  • 隔山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隔山香药材名称隔山香拼音Gé Shān Xiānɡ别名金鸡爪、鸡爪参、香前胡、鸡爪前胡、柠檬香碱草、香白芷、山竹香、九步香来源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隔山香Angelica ci

  • 杜仲

    《中国药典》:杜仲药材名称杜仲拼音Dù Zhònɡ英文名CORTEX EUCOMMIAE别名扯丝皮、思仲、丝棉皮、玉丝皮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 戟叶石苇

    药材名称戟叶石苇拼音Jǐ Yè Shí Wěi别名渣贝筝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孢子囊群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刷去黄毛,切段,晒干。原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

  • 红升麻根

    药材名称红升麻根拼音Hónɡ Shēnɡ M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檀物异叶泽兰的根。秋、冬、春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微辛麻,凉。功能主治解表退热复方①治感冒

  • 海龙

    《中国药典》:海龙药材名称海龙拼音Hǎi Lónɡ英文名SYNGNATHUS别名杨枝鱼、钱串子来源本品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Solenognathus hardwickii (Gray) 、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