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草果

地草果

药材名称地草果

拼音Dì Cǎo Guǒ

别名金盘银盏、拔疔草(江西),犁嘴菜、铧头菜、紫花地丁、剪刀菜、犁头草(《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地草果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上有多数支根及须根。叶丛生;叶柄长约4~8厘米,具短柔毛;叶片卵状心脏形,长1.5~3厘米,宽1.2~2.6厘米,边缘具圆齿,两面均生短毛;托叶小,与叶柄合生,膜质。叶间抽花梗,有时长于叶,中部以下有披针形小苞片2枚,长约1厘米;花单生,青紫色,径约1.7厘米;萼片披针形,长约0.6厘米,绿色,边缘膜质,基郎不等的下延;花瓣5,最下1枚最大,基部距形,距钝;雄蕊5,花药向内环绕雌蕊,药隔扁平,延伸于药室外,而成一薄质的附属体,2枚花药的基部有附属体,延伸于距内;子房上位,卵形,柱头截形,略扩大,具喙。蒴果3瓣裂。种子球形,黄色,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分布云南、江西等地。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辛酸。"

②《云南中草药选》:"淡,凉。"

归经滇南本草》:"入肝,走阳明。"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疏肝,消肿。治风火赤眼,目翳遮睛,乳痈,瘰疬,疔肿。

①《滇南本草》:"破气血,舒郁。治风火眼暴赤疼,祛风退翳,白膜遮睛,妇人乳结不通,红硬肿。白花者眼科良,紫花者乳结效,黄花者寒气腹痛效。"

②治瘰疬及一切疔疽肿毒。(江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注意肝实者可用,肝虚者忌之。

复方①治暴赤火眼,风热肿痛,羞明怕日,翳遮等症:地草果一钱,川芎一钱,广木贼五分,蝉退一钱(去头、足),黄芩一钱,白蒺藜一钱(去刺,捣汁),白菊花一钱,栀仁一钱,羊肝一斤。水煎服。

②治妇人乳结不通,或小儿吹乳,或自身压着,头痛,怕冷,发热,口渴,体困,胸颤胀硬,痛如针刺:地草果二钱,川芎一钱五分,青皮五分,白芷一钱,花粉一钱,柴胡一钱,金银花一钱,甘草节五分。点水酒服。(宜忌以下出《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远志木蓝

    药材名称远志木蓝拼音Yuǎn Zhì Mù Lán别名虫豆柴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远志木蓝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单一或少分枝,

  • 凤庆鸡血藤

    药材名称凤庆鸡血藤拼音Fènɡ Qìnɡ Jī Xuè Ténɡ别名鸡血藤、须宁鸡血藤、云南鸡血藤出处《纲目拾遗》"鸡血藤胶"条引《云南志》云:"顺宁府出鸡血藤,熬膏可治血症。"《顺宁府志》云:"鸡血

  • 窿缘桉叶

    《中药大辞典》:窿缘桉叶药材名称窿缘桉叶拼音Lónɡ Yuán ān Yè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窿缘桉的叶。秋季晴天采叶,阴干。原形态窿缘桉,又名:小叶桉、

  • 葡萄藤叶

    《中药大辞典》:葡萄藤叶药材名称葡萄藤叶拼音Pú Tɑo Té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藤、叶。化学成分茎含还原糖、蔗糖、淀粉、鞣质、黄酮类化合物。叶含

  • 白前

    《中国药典》:白前药材名称白前拼音Bái Qián英文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别名鹅管白前、竹叶白前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 黑虎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虎七药材名称黑虎七别名铁杆七、黑龙七、大叶狗牙七来源蕨类裸子蕨科凤丫蕨属植物中华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挖,去须根

  • 白粉藤

    药材名称白粉藤拼音Bái Fěn Ténɡ别名独脚乌桕、夜牵牛、白面水鸡、青龙跌打、山葫芦、山鸡蛋、飞龙接骨来源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

  • 寻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寻骨风药材名称寻骨风拼音Xún Gǔ Fēnɡ来源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地上部份。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性味

  • 糯稻根须

    药材名称糯稻根须拼音Nuò Dào Gēn Xū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

  • 桂竹糖芥

    《中药大辞典》:桂竹糖芥药材名称桂竹糖芥拼音Guì Zhú Tánɡ Jiè别名打水水花、金盏盏花(《内蒙古中草药》),希和日-赫其(蒙名)。出处《东北药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