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南瓜花

南瓜花

《中药大辞典》:南瓜花

药材名称南瓜花

拼音Nán Guā Huā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葫芦科植物南瓜,6~7月开花时采集。

性味《分类草药性》:"性凉。"

功能主治清湿热,消肿毒。治黄疸,痢疾,咳嗽,痈疽肿毒。

①《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提音,解毒,久远痼疾。"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肿,除湿热;解毒,排痰,下乳,治黄疸病及痢疾;外敷治痈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南瓜花

药材名称南瓜花

拼音Nán Guā Huā

英文名Cushaw flower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rbita moschata (Dch. Ex Lam.) Duch. Ex Poir.

采收和储藏:6-7月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条达2-5m。常节部生根,密被白色刚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8-19cm,被刚毛;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有5角或5浅裂,长12-25cm,宽20-30cm,先端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以,两面均被刚毛和茸毛,边缘有小而密的细齿。卷须稍粗壮,被毛3-5歧。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萼筒肿钟形,长5-6mm,裂片条形,长10-15mm,被柔毛,上部扩大成叶状,花冠黄色,钟状,长约8cm,5中裂,裂片边缘反卷,雄蕊3,花丝腺体状,长5-8mm,花室折曲;雌花单生,子房1赛马,花柱短,柱头3,膨大,先端2裂,果梗粗壮,有棱槽,长5-7cm,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瓠果形状多样,外面常有纵沟。种子多数,长卵形或长圆形,灰白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湿热,消肿毒。主黄疸;痢疾;咳嗽;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烂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提音,解毒,久远痼疾。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肿,除湿热,解毒,排痰,下乳。治黄疸病及痢疾;外敷治痈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高山金挖耳

    药材名称高山金挖耳拼音Gāo Shān Jīn Wā ěr别名挖耳子草来源菊科高山金挖耳Carpesium lipskyi C. Wink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

  • 海仙人掌

    药材名称海仙人掌拼音Hǎi Xiān Rén Zhǎnɡ别名刺棒来源药材基源:为海仙人常科动物海仙人掌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vernularia habereri Moroff采收和储藏:在

  • 小通草叶

    药材名称小通草叶拼音Xiǎo Tōnɡ Cǎo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拉雅旌节花等的嫩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et.Thoms

  • 杉木根

    《中药大辞典》:杉木根药材名称杉木根拼音Shā Mù Gēn别名杉树根(《四川中药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根皮。全年可采,剥取根皮,晒干。性味《四川中药志》:"

  • 大花卫矛果

    药材名称大花卫矛果拼音Dà Huā Wèi Máo Guǒ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的果实。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治痢疾初起腹痛。复方治痢疾初起腹痛:大

  • 花南星

    药材名称花南星拼音Huā Nán Xīnɡ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

  • 曲花紫堇

    药材名称曲花紫堇拼音Qǔ Huā Zǐ Jǐn英文名Curvedflower Corydalis别名弯花紫堇。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曲花紫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顺江木

    《中药大辞典》:顺江木药材名称顺江木拼音Shùn Jiānɡ Mù别名大舒筋活血、狭叶樟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狭叶阴香的根、叶。全年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乔木

  • 酸枣根皮

    《中药大辞典》:酸枣根皮药材名称酸枣根皮拼音Suān Zǎo Gēn P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枣仁"条。性味《陕西中草药》:

  • 老鸦柿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鸦柿药材名称老鸦柿拼音Lǎo Yā Shì别名牛奶柿、丁季李、拳李、大肚老姆、颠和尚、糯米饭刺、烂糖鸡屙柿、丁香柿、苦李、月月有、枝柿来源柿树科老鸦柿Diospy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