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芽丸

黄芽丸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黄芽丸

药方名称黄芽丸

处方人参60克 焦干姜9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白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治脾胃虚寒,或饮食不化,或时多胀满泄泻,吞酸呕吐。

用法用量常嚼服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上池杂说》:黄芽丸

药方名称黄芽丸

处方谷芽4两(半生半炒。制法:用糯谷3-4升,韭叶捣汁浸数日,候谷出芽,取起筛盛,微日晒略干,即以韭菜汁洒之,以芽带绿色为度,晒干听用),人参1两(如不用,以党参黄耆代之),芡实2两(炒),莲子肉4两(去心取肉,连皮入猪肚内煮透,去肚晒干)。

制法上为细末,用荷叶1张煮汁,和山药末打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胃强脾弱,能食不能消,及脾泄。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上池杂说

猜你喜欢

  • 除寒四物汤

    药方名称除寒四物汤处方熟地黄1钱,南芎1钱,白芍(酒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当归身(酒洗)1钱,干姜5分,石菖蒲7分,黄耆(蜜炒)7分,人参7分,甘草3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气血虚,身体怯冷,但

  • 菖蒲煎丸

    药方名称菖蒲煎丸处方人参1钱,石菖蒲1钱,款冬花1钱,桂心1钱,紫菀茸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30丸。功能主治小儿肺气壅实,咳嗽痰涎,喘鸣肩息。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煎糯米汤化下。摘录《御

  • 附桂膏

    药方名称附桂膏处方真香麻油3斤,柏枝尖5斤,松毛心5斤,生大附子(切片)半斤,肉桂(研极细末)半斤,黄丹10两,铅粉10两。制法先将麻油入锅烧滚,下柏枝、松枝、附子,次第入油锅熬枯,去滓,下肉桂末再熬

  • 黄芩黄连汤

    药方名称黄芩黄连汤处方黄芩1两(酒洗,炒),黄连1两(酒洗,炒),草龙胆1两(酒洗4次,炒4次),生地黄(酒洗)1两。功能主治内障。两眼血热赤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

  • 莲砂散

    药方名称莲砂散处方湖莲肉(去心)4两,缩砂仁(连壳炒,去壳,研)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保胎。主用法用量每早服3-4匙,用米饮调下。摘录《同寿录》卷三

  • 龙泉散

    《兰室秘藏》卷下:龙泉散药方名称龙泉散处方龙泉粉(炒)瓦粉 广茂 京三棱(酒洗,炒)昆布各15克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马刀。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未

  • 加减紫菀汤

    药方名称加减紫菀汤处方贝母、前胡、紫菀、白术、桑皮、甘草、黄芩、紫苏、陈皮、五味子、知母、杏仁、赤苓、当归、麻黄。功能主治止嗽安胎。主妊娠咳嗽,因感风寒伤肺而成,谓之子嗽。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京三棱丸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丸药方名称京三棱丸处方京三棱2两(微煨,锉),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硼砂1两(细研),干姜1两(炮裂,锉),雄雀粪1两(微炒)。制法上为末

  • 升麻黄芪汤

    药方名称升麻黄芪汤处方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滑石10克,升麻8克,柴胡8克,甘草5克,石菖蒲5克,竹叶2克。功能主治益气升提,利水通窍。主气虚下降。(前列腺肥大)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理营疏肺饮

    药方名称理营疏肺饮处方当归3钱,赤芍1钱半,前胡1钱半,苏子3钱(炒),杏仁2钱(去皮),枳壳1钱半(炒),桔梗8分,茯苓1钱半,甘草8分(炙),西河柳3钱(糖拌炒)。功能主治临经寒热咳嗽,脉浮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