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椿叶。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穿山甲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囟门肿起。《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有囟肿者,由脾胃不和,冷热不调,或怒啼饮乳,或喘急咳嗽,致阴阳气逆,上冲而囟肿也。热则肿而软,冷则肿而硬。”因热而肿者,宜清热解毒,以青黛冷水调敷于局部
经外穴名。见膝眼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者。《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传导廓即天廓,天廓属肺,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为传导之官,故又名焉。”详天廓条。
病证名。见清·洪金鼎《一盘珠》卷八。指小儿脐部四周肿硬疼痛。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牛奶浆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