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学大辞典》。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肌肉羸弱败绝的疾患。《千金要方·脾脏》:“扁鹊云:“肉绝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皮肤不通,外不得泄。凡肉应足太阴,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肌肉,唇反者气尽,则肉先死。”参见肉极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雷廓。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清半夏12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8克,生赭石、炒黑芝麻、炒柏子仁、白芍药各9克,朴硝、陈皮、茯苓各6克。水煎服。治思虑生痰,因痰生热而致的神志不宁。
病名。①指患乳蛾同时并发剧烈头痛者。《重楼玉钥》卷上:“此症一边头痛如破,或左右红肿如核(指乳蛾)。……惟下元虚者,多致此疾。”②指内科头痛症之偏于一侧者。
古病名。《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本病后人有数解:①即痢疾。《研经言》:“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②一种阴虚似痢症,由肾虚所致。《医贯·痢疾论》:
病证名。出《灵枢·热病》。瘴,引纵也。谓宜近而引之远,宜远而引之近,皆为牵掣也。此处指目牵动感。
①见《泉州本草》。为一枝黄花之别名。②见《杨氏经验方》。为百部之别名。各详该条。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方。白蔹、黄芪、芍药、肉桂、干姜、川椒、茱萸(应作吴茱萸)各等分。为末,每服一三指大撮,入一杯酒中,日服五、六次。治疽病。若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