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同名骨。位于额骨与蝶骨之间,此骨有空泡小孔,是含气骨。
病名。指有毒飞虫或蠕虫叮咬伤。见《疡科选粹》卷七。伤处迅速红肿痒痛,重者可伴有恶寒发热,面目肿胀。治宜二味拔毒散外敷。余参见蜈蚣咬伤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黄元御条。
痘疮始出的迹象。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见医学粹精条。
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指可活动的关节部位。
【介绍】:见石芾南条。
【介绍】:明代医生。履贯不详。学医于外祖李岚溪。认为寒为百病之长,故将寒症列于所著《回生达宝》一书之首。
病证名。指乳食停滞,腹中出现癖块者。《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病癖,由乳食不消,伏在腹中,乍凉乍热,饮水或喘嗽,与潮热相类,不早治,必成疳。”治宜消乳导滞。便秘者,用保和丸加大黄;便通者,用大安丸加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