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鞑新菊

鞑新菊

药材名称鞑新菊

拼音Dá Xīn Jú

别名色尔君木美多(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鞑新菊头状花序。8~9月采花,阴干。

原形态鞑新菊,又名:川西小黄菊

多年生草本,被疏绵毛。叶片狭长圆形,栉齿状分裂,裂片细线状,上部叶常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苞片多层,长圆形,先端尖或钝,背部绿色,边缘紫色,膜质;舌状花1层,舌片狭长,紫黄色;管状花多数,黄色;无明显冠毛。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草地阴湿处。分布西藏、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含氨基酸、有机酸、甾类及酚性物质。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活血,祛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湿热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梅

    《中药大辞典》:白梅药材名称白梅拼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制法

  • 粗糠柴

    药材名称粗糠柴拼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

  • 无腺橉木

    药材名称无腺橉木拼音Wú Xiàn Lìn Mù别名山莓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无腺橉木的根、叶、果。原形态落叶乔木,高8~16米。枝黑褐色,

  • 苎麻皮

    《中药大辞典》:苎麻皮药材名称苎麻皮拼音Zhù Má Pí出处《本草备要》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茎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苎麻根"条。性味①《得配本草》

  • 半边山

    药材名称半边山拼音Bàn Biān Shā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条叶楼梯草带根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sublineare W.T.Wa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金刷把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刷把药材名称金刷把拼音Jīn Shuā Bǎ来源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植物松石蕊Cladonia fallax Abbayes的全株。夏季采收,去杂质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镇静,

  • 毒根斑鸠菊

    药材名称毒根斑鸠菊别名过山龙、藤牛七、发痧藤、夜牵牛、细脉斑鸠菊、惊风红、虎三头来源菊科斑鸠菊属植物毒根斑鸠菊Vernonia andersonii C. B. Clarke,以藤茎或根入药。四季可采

  • 朱砂

    《中国药典》:朱砂药材名称朱砂拼音Zhū Shā英文名CINNABARIS别名丹砂、辰砂来源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

  • 石珠

    药材名称石珠拼音Shí Zhū别名雾水葛、石珠仔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多枝雾水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uzolzia zeylanica (L.) Benn. Var.microphyl

  • 调经草

    药材名称调经草拼音Tiáo Jī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冬青卫矛,又名:正木、八木、大叶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枝有白色皮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