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连理汤

连理汤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连理汤

药方名称连理汤

处方理中汤加茯苓黄连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外受暑邪,内伤生冷,泄泻次数甚多,心烦口渴,肛门灼热,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汤点服,不拘时候。如中暑作渴,小便赤涩,每服1.5克,温开水调服。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医略六书》卷十九:连理汤

药方名称连理汤

处方白术3钱(炒),炮姜2钱,炙草1钱,川连1钱。

功能主治温中清膈。主胃寒膈热,格食心烦,脉细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白术培既伤之土,俾复健运之常,炮姜逐胃家之寒,得司熟腐之职,炙草和胃兼益中州之气,黄连清火专解膈间之热也。使热化寒消,则脾胃健旺,而纳化有权,清阳自奉,格食烦心无不并解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连理汤

药方名称连理汤

处方理中汤加茯苓、连。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内蕴湿热,泻痢烦渴,吞酸腹胀,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本方改作丸剂,名“连理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症因脉治》卷二:连理汤

药方名称连理汤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湿热内蕴,寒热相搏,升降失常之呕吐酸水,顺逆,心痛,口糜,泄泻,腹胀者。

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本方用黄连八分(姜汁炒),人参一钱半,白术一钱半(炒),干姜一钱半(炮),炙草五分,水煎,去滓温服。本方改为丸剂,名“连理丸”(见《医学金针》)。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方中人参扶元补胃虚,干姜温胃散寒滞,白术健脾强胃,黄连清热凉膈,炙草缓中以益胃也。水煎温服,使胃气内充,则清阳敷布,而寒滞自化,升降如常,何呃逆之不痊乎。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猜你喜欢

  • 丁沉透膈丸

    药方名称丁沉透膈丸处方公丁2两,广木香2两,沉香2两,白术8两,香附4两,砂仁4两,党参4两,草蔻2两,麦芽2两,陈皮3两,豆蔻2两,厚朴5两,藿香3两,青皮2两,法夏4两,甘草2两,神曲4两,草果2

  • 疏肝健胃汤

    药方名称疏肝健胃汤处方柴胡10克,党参10克,百合15克,山药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乌药10克,乌梅10克,赤芍10克,甘松5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疏肝健胃,益气活血。主肝郁胃虚。用法用量水

  • 大灵宝丹

    药方名称大灵宝丹处方天麻2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2两,天南星(炮)2两,黑附子(炮,去皮)1两,白附子1两,川芎1两,僵蚕1两,蔓荆子1两,干姜(炮)1两,肉桂(去皮)1两,防风1两半,麻黄2两

  • 枳芎散

    药方名称枳芎散处方枳实(炒)川芎各15克 粉草(炙)7.5克功能主治治左胁刺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6克,加生姜;大枣,煎汤调服,酒调亦可,不拘时候。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 喉闭饮

    药方名称喉闭饮处方巴豆7粒(3生,4炒存性),雄黄、郁金1个。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缠喉风,单双蛾。用法用量方中雄黄用量原缺。摘录《仙拈集》卷二

  • 百消散

    药方名称百消散处方血龟版1大个(须用下半段,断不可用汤版为要),白蜡1两(为细末)。制法先将龟版烘热,取蜡末渐渐掺上,掺完,版自炙枯,放泥土上,出火气,研碎。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对口发背,流注,痈疽

  • 来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来苏散药方名称来苏散处方柴胡(去芦)、甘草(炙)、干姜,各二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桔梗、防风、荆芥穗、五如皮,各一两。芍药(半两),麻黄(去节)、陈皮(去白)

  • 备急羊蹄根涂方

    药方名称备急羊蹄根涂方处方羊蹄根、草乌头。功能主治一切风癣及诸般癣瘙痒,搔之不已。用法用量净拂多人行砖,上滴好醋,先磨草乌头约1分,次磨羊蹄根2分,爬令发痒,以指点药抹之,仍吃煮肾散相为表里。摘录《圣

  • 金犀丸

    药方名称金犀丸处方金箔30片,犀角(镑)1两,龙脑(研)1钱,麝香(研)1分,丹砂(研,水飞过)2两,胆南星1两,半夏2两(洗去滑,焙),天麻半两,白矾1两(枯过),丁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拌和再研匀

  • 玉液散

    药方名称玉液散处方瓜萎根知母贝母(去心,炒)各30克甘草(炙)15克人参1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久近喘嗽,口干作渴。用法用量每服6克,先熔下黄蜡6克,同入米饮调下,食后服。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