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赵大中

赵大中

【介绍】:

元代医生。生平不详,与赵素合撰《订补风科验方》二十八卷。

猜你喜欢

  • 新刊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

    见仁斋直指小儿方条。

  • 新编伤寒论

    伤寒著作。河北中医学院编,杨医亚修订。此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伤寒论》历史梗概、价值和基本内容;各论归纳阐释六经病、霍乱、差后劳复等病证治,诠释原文较为浅显、精要。编者将《伤寒论》条文均予编

  • 李仁

    见《四川中药志》。即李核仁,详该条。

  • 哑惊

    病证名。惊风之一。清·许宣治《许氏幼科七种》小儿惊风发搐“壮热痰涌,抽掣无声者,俗名哑惊。”用羚角钩藤、琥珀抱龙丸。

  • 褚孝通

    【介绍】:见褚谈条。

  • 疏表化湿

    治疗湿邪在上焦卫分的方法。症见头重而胀、肢体痠重疼痛、口中粘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浮濡等表湿证候,用扁豆花、竹叶、佩兰、苍术、藿香、陈皮、砂仁壳、生甘草等。

  • 心虚胆怯

    指心中空虚,容易恐惧的一种证候。多因心血或心气不足,胆气怯弱所致。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可见于某些虚弱证、贫血、神经官能症等。治宜养心安神或温胆安神。

  • 邪客

    《灵枢经》篇名。邪,病邪;客,外来者。本文主要讨论外邪侵入人体的病机,故名。文中指出邪气入侵的部位不同,能引起不同的病症,并相应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祛散外邪。

  • 血纳(归)包络

    子午流注用语。《针灸大全》:“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意指凡阴经开过五输穴之后,由于包络为阴血之母,诸阴血皆归于包络的原则,再按“我生他”

  • 刘翰

    【生卒】:919~990【介绍】:宋代医官。临津(今河北临津)人。曾在后周任翰林医官。963年宋政府太常寺考试医官,以刘翰为优。972年任尚药奉御。于973年奉命与马志、翟煦、张素、吴复珪、王光祐、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