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角叉菜

角叉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叉菜

药材名称角叉菜

来源藻类红藻门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Aolmes.,以叶状体入药。

功能主治提取的卡拉胶(carrageenan)对B型流行性感冒与腮腺炎病毒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并有抗胃蛋白酶或抗溃疡病作用。

角叉菜胶可作轻缓泻剂,同时用于骨科,能促进结缔组织增生。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角叉菜

药材名称角叉菜

拼音Jiǎo Chā Cài

英文名Carageen

别名鹿角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杉藻科植物角叉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ondrus ocellatus Holm.

原形态藻体红紫色,软骨质,强韧。丛生,高5-12cm,基部亚圆柱形,逐渐向上则扁压成楔形,上部叉状分枝2-7次,腋角宽圆,扇形,扁平,顶端舌状或二裂浅凹,钝形,边全缘略厚,或有简单分叉、楔形、舌状、短或长的小育枝。髓部由许多纵走与表皮平行排列的长形藻丝组成。四分了解子囊散布于分枝上部的两面,呈不规则的圆点状。成熟的囊果椭圆形,于藻体的一面突出;另一面凹陷。固着器壳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潮带到低潮带岩石上或风浪较平静的中潮带石沼中。

资源分布:分布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等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紫红色,片状,多分枝,呈扇形,长约7cm,软骨质。主枝基部扁圆柱形,有壳状固着器,上部扁平,具有2-7次叉状分枝。囊果椭圆形,在藻体的一面突出,相对面下陷,对着日光观察,可见中央部分较暗,四周呈半透明环状,形似眼球。气微腥,味微咸。

化学成分含角叉菜胶(carrageenan),D-红藻酸(D-rhodic acid)。

药理作用从角叉菜中提取的角叉菜胶,是以D-半乳糖为骨架构成的硫酸化多糖。体外试验中,将10μg/ml角叉菜胶加入单纯疱疹粉病毒Ⅰ型感染不久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其机制不是因为抑制了病毒进入细胞或附着细胞,而是抑制了病毒进入细胞后的某一复制步骤。角叉菜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抑制作用,还有一定致肿作用。1%浓度的角叉菜胶0.1ml注射于大白鼠右侧后足跖腱膜下,可使大鼠足踝关节肿胀,现已被广泛用于制备炎症动物模型。

性味甘;咸;寒

归经大肠;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和胃通便。主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感冒寒热;痄腮;胃脘疼痛;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2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藻:味甘,咸、性寒。有清热解毒,和胃通便功能。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溃疡,亦可作轻泻剂,民间常食用。角叉菜胶用于骨科,可促进结缔组织及骨胶原的生长,增加儿童骨胳对钙的吸收。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高山紫菀

    药材名称高山紫菀拼音Gāo Shān Zǐ Wǎn英文名root of Alpine Aster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山紫菀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 大叶狼豆柴

    药材名称大叶狼豆柴拼音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小灌木,高1~2米;嫩枝有短

  • 石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花药材名称石花拼音Shí Huā别名石衣、梅藓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藻纹梅花衣Parmelia saxatilis Ach.,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晒干,生用

  • 刺梨花

    药材名称刺梨花拼音Cì Lí Huā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花。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泄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厚叶算盘子

    药材名称厚叶算盘子别名大叶水榕、大洋算盘、水泡木来源大戟科厚叶算盘子Glochidion dasyphyllum K. Ko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广东、云南。性味涩、微甘,平。功能主

  • 竹柏

    药材名称竹柏拼音Zhú Bǎi出处1.《纲目》木部柏条载:“峨眉山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2.《植物名实图考》罗汉松条载:“考《益部方物记》,竹柏叶繁长,而箨似竹。如以箨为落叶则甚肖,若以为笋

  • 杨梅叶

    药材名称杨梅叶拼音Yánɡ Mé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rubra (Lour.) Sieb.et Zucc.[Mosella rubra Lou

  • 山漆树

    《中药大辞典》:山漆树药材名称山漆树拼音Shān Qī Shù别名铁象杆、野漆树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态灌木,高1~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单数羽状

  • 九牯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牯牛药材名称九牯牛拼音Jiǔ Gǔ Niú来源蓼科九牯牛Polygonum rude Meis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微甘,温。功能主治通经,镇痛。主治

  • 西桦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桦药材名称西桦别名西南桦木、蒙自桦木来源桦木科西桦Betula alnoides Buch.-Ham. ex D. Don,以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广西、云南。功能主治解毒,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