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茴香根

茴香根

《中药大辞典》:茴香根

药材名称茴香根

拼音Huí Xiānɡ Gēn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7月间采挖。

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油含莳萝油脑、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α-水芹烯、对聚伞花素、柠檬烯等。尚含棕榈酸豆甾醇酯,5-甲氧基呋喃香豆精、豆甾醇、伞形花内酯。

性味辛甘,温。

①《草木便方》:"辛平,温。"

②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性温,味甘辛。"

功能主治温肾和中,行气止痛。治寒疝,胃寒呕逆、腹痛,风湿关节痛。

①《草木便方》:"暖丹田,通肾经。治肾气冲心卒痛。"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膀胱疝气。"

③《天宝本草》:"治胃气胀满。"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消阴囊肿,膀胱气,表风寒,治腹痛。"

⑤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行气散寐,和中止痛。治胃寒腹痛,反胃呕吐,寒疝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捣汁或炖肉。

复方①治丹停、肿胀:小茴香根、筋骨草猪蹄子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风湿关节痛:茴香根、白土茯苓各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疝气痛:茴香根五钱,茴香子、吴萸子各一钱,臭牡丹花和根、通花根各三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茴香根

药材名称茴香根

拼音Huí Xiānɡ Gēn

英文名Fennel Root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eniculum vulgare Mill.

采收和储藏:7月间采挖,去除茎叶,留根洗净,鲜用,牙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4-2m。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光滑无毛,灰绿色或苍白色,上部分枝开展,表面细纵沟纹。茎生叶互生;较下部的茎生叶叶柄长5-15cm,中部或上部叶的叶柄部或全部皮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主国阔三角形,长约30cm,宽约40cm,四至五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丝状,长0.5-5cm,宽0.5-1cm。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径3-15cm;小伞形花序有花14-30朵,花柄纤细,不等长,长0.3-1.2cm;花小,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形,淡黄色,长约1.5mm,宽约1mm,中部以上向内郑曲,先端微凹;雄蕊5,花丝略长于花瓣,花药卵圆形,淡黄色,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双悬果长圆形,长3.5-6mm,宽1.5-2mm,主棱5条,尖锐;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6月,果期7-9月。

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油含莳萝油脑(Dillapiol)、a-松油烯(a-Terpin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a-菠烯(a-pinene)、β-蒎烯(β-pinene)、β-月桂烯(β-Myrcene)、a-水芹烯(a-phellandr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柠檬烯(Limonene)等。尚含棕榈酸豆甾醇醋(Stigmasterylpalmitate)、5-甲氧基呋喃香豆精(5-Methoxyfuranocoumarin)、豆甾醇(Stigmaste-rol)、伞形花内脂(Umbelliferone)。

性味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温肾和中;行气止痛;杀虫。主寒疝;耳鸣;胃寒呕逆;腹痛;风寒湿痹;鼻疳;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或鲜品捣汁;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阴虚火旺者禁服。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暖丹田,通肾经。治肾气冲心卒痛。

2.《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膀胱疝气。

3.《天宝本草》:治胃气胀满。

4.《贵州民间方药集》)消阴囊肿,膀胱气,表风寒,治腹痛。

5. 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行气散寒,和中止痛。治胃寒腹痛,反胃呕吐,寒疝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槐叶

    《中药大辞典》:槐叶药材名称槐叶拼音Huái Yè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叶片。春、夏采收,晒干。化学成分含芸香甙痕量~4.48%(一说6.4%)。性味①《日华子本草》:

  • 槐耳

    《中药大辞典》:槐耳药材名称槐耳拼音Huái ěr别名槐糯(《千金方》),槐菌(《唐本草》),槐鸡(《蜀本草》),槐鹅(《圣惠方》),槐蛾、赤鸡(《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寄生于槐树上

  • 肿足蕨

    药材名称肿足蕨拼音Zhǒnɡ Zú Jué别名活血草、金毛狗[河南]、黄鼠狼[贵州]、石猪鬃来源蕨类金星蕨科肿足蕨属植物肿足蕨Hypodematium crenatum (Fors

  • 杜鹃花叶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叶药材名称杜鹃花叶拼音Dù Juān Huā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嫩叶。化学成分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香豆精、三萜类、有机酸、

  • 赤芍

    《中国药典》:赤芍药材名称赤芍拼音Chì Sháo英文名RADIX PAEONIAE RUBRA别名山芍药、草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

  • 旱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菜药材名称旱菜拼音Hàn Cài别名药芹、药芹菜、香芹来源伞形科旱芹属植物旱芹Apium graveolens L. var. dulce DC.,以茎或根入

  • 山陀螺

    药材名称山陀螺拼音Shān Tuó Luó别名黄金梢、山暗赤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异形木的带根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omorphia balansae Co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胡燕卵

    《中药大辞典》:胡燕卵药材名称胡燕卵拼音Hú Yàn Luǎn出处《别录》来源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卵。原形态金腰燕,又名:胡燕、夏候(陶弘景),赤腰燕、巧燕、花燕儿、红腰家燕。体长约

  • 榆花

    《中药大辞典》:榆花药材名称榆花拼音Yú Huā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榆白皮"条。功能主治《别录》:"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

  • 七里香

    《中药大辞典》:七里香药材名称七里香拼音Qī Lǐ Xiānɡ别名满山香(《民间常用草药汇箱》)。出处《修订增补天宝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根。8~9月采挖,晒干。生境分部产四川、湖南。性状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