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胃气不和

猜你喜欢

  • 乳衄

    病证名。《疡医大全》卷二十:“妇人乳房并不坚肿结核,惟乳窍常流鲜血,此名乳衄。”乃属忧思过度,肝脾受伤,血失统藏所以成衄。治宜平肝散郁,养血扶脾为主。内服黑消遥散。相当于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

  • 风惊悸

    病证名。指心悸因心气不足而风邪乘袭所致者。《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乘,或恐惧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其状,

  • 蟹化石

    见《药材学》。即石蟹,详该条。

  • 栎树皮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橡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 中医眼科手术器械。长约二至三寸,钢铁制作。用于穿刺切割等(见图7)。

  • 十六络脉

    十五络脉加胃之大络,合称十六络脉。《东垣十书》:“十二大经之别,并任督之别,脾之大络脉别,名曰大包,是为十五络,诸经皆言之。予谓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是知络有十六也

  • 沈氏医案

    书名。1卷。清·沈璠撰。作者主张治病应“随病而施,中病而止”,不可谬于定方。案中温、凉、攻、补诸法皆备,尤擅长于豁痰清火法。卷末附录部分列医论数则,包括护养法、批《景岳全书》等内容。本书收入《珍本医书

  • 妇人血膈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七。简称血膈。指血气阻膈中焦而致之经闭。多因长期忧思郁怒,肝伤气郁血滞,瘀血内结,胃脘阻膈,胃失和降所致。症见胸膈疼痛如锥刺,食入而复吐出,甚则水饮难下。上则呕吐如赤豆汁或

  • 中指同身寸

    指寸法之一种。是以患者本人中指第一、二指节横纹桡侧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故名。《太平圣惠方》:“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纹,相去为一寸。”适用于四肢直寸与背部横寸取穴。

  • 膲理

    皮肤及肌肉的纹理。《灵枢·岁露论》:“人气血虚,……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膲理又是三焦通会之处。张志聪《灵枢集注》:“理者,肌肉之纹理,乃三焦通会之处,故曰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