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又称养津液。用滋养津液的药物,治疗因高热等原因而引起耗伤津液的方法。如症见发热,口干渴,唇燥,舌红,苔黄或白而干等,用增液汤或益胃汤之属。常用药物有玄参、生地、麦冬、花粉、石斛、知母等。
【介绍】:宋代医生。编有《婴儿病证幼幼方论》十卷。
针刺手法。指以出针时开、闭针孔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素问·刺志论》:“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入(刺)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开阖补泻。以出针后轻轻按
见得宜本草条。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证名。见《圣济总录》卷四十九。即肺气盛。《灵枢·本神》:“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详肺气盛条。
见类证活人书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红花汤,见该条。
见《奇效良方》。即纹色。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