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清·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妊娠下元虚怯,寒气所淫,因寒从足起,故两脚胫肿痛,名曰脚气。宜鸡鸣散(苏叶、木瓜、广皮、吴萸、生姜、桔梗、槟榔)治之。”
见《灵枢·骨度》。手指指骨之间或指骨与掌骨相连接处。即指关节与掌指关节。
见《山西中草药》。即墓头回,详该条。
见十三科条。
见《本草纲目》。即桐皮,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
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介绍】:三国时蜀国医家。据史料记载,著有《意医纪历》1卷,现已不传。
病名。《东医宝鑑·内景篇三》:“寒入血室,月经不通,绕脐塞疝痛。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所以作痛,宜桂枝桃仁汤。”(桂枝、赤芍、生干地黄、炙甘草,桃仁、生姜、太枣)。如失于治疗,则寒气益
病名。①指燥火所致的消渴。《症因脉治》卷三:“燥火三消之症,即风消也。”详燥火三消条。②指心脾受病,精血虚少,形体日益消削的病症,多因思虑不遂,心神耗散引起。出《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