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类经》:“(心)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十四经发挥》:“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
病名。出《素问·痹论》。①指寒湿侵袭肌肤所致的痹症。又名着痹、湿痹。《素问·长刺节论》:“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圣济总录》卷十九:“肌痹,其状皮肤弗营,肌肉瘾(同顽)厚而不仁是也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乃神珠(即黑睛)被头风痰火所蒸,色死而实,绝似煮熟田螺,其凸与平陷亦如之,故名。”与旋螺突起类同,参见该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紫贝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张千里医案条。
名词。出《玄女经》。亦名臭鼠。即阴蒂。
病名。指疟发于足太阴者。《素问·刺疟篇》:“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盖以脾喜乐,病则否,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方。乌梢蛇、藁本、防风、芍药、羌活各一两,川芎、细辛各五钱。为末,每服一钱,食后米饮调下。治眼外障,痒极难忍。
【生卒】:?~1022【介绍】:宋道士。字道渊,号神光子。单州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博涉经史,长于诗赋,并读道家书自娱,通道家养生之术。后于开封建院观为道士,每周游四方,以药术济人。撰有《还全篇》2卷
见伤寒论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