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履贯未详。字若瑛。辑有《方便书》10卷,未见流传。
病证名。指产后由于瘀血入于脾经,出现哕恶不食的症候。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产后食伤而呕,血亦随气上逆,入于脾胃,故哕恶不食,宜服抵圣汤治之(人参、半夏、陈皮、泽兰、赤芍、炙草、生姜)。”
出《本草衍义》。为水红花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智斌条。
指因感受风寒,皮毛闭塞,肺气不能宣通的病机。主要证候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肺气不宣与肺气不利大致相同,但通常肺气不宣多对外感表证而言,肺气不利多对内伤杂病而言。治宜结合宣肺。
【介绍】:见郑浆条。
见《生草药手册》。为白鹤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羊水。
病名。又称悬痈肿。《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若有伏热,上冲于咽喉,则热气乘于悬雍,故令或长或肿也。”
【介绍】:见孙一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