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母猪草

母猪草

药材名称母猪草

拼音Mǔ Zhū Cǎo

别名黄连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耳状人字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ocarpum auriculatum(Franch.)W.T.Wang et Hsiao[Isopyrum auriculatum Franch.;I.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耳状人字果,多年生直立草本,无毛。根状茎横走,黑褐色,质坚硬,有多数细根。基生叶少数,在果期常枯萎;叶柄长5-11cm;叶为二回鸟趾状复叶;中央一回指片菱形,长1.8-6cm,宽1.5-5cm,中上部有浅牙齿,侧生指片有小叶2枚,小叶不等大,上面小叶斜卵形,下面小叶斜卵圆形;茎生叶2-4枚,似基生叶;叶柄长2-5cm。复单歧聚伞化序,长7-19cm,有1-7朵花;下部苞片叶状;花梗长2.5-3.5cm;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白色,倒卵状,椭圆形,长5-9mm,宽3-5.5mm,先羰钝;花瓣5,金黄色,长约4mm,瓣片宽倒卵圆形,长、宽均1.5mm,先端微凹或全缘,下部有细长的扑;雄蕊约20,长5-6mm,花药0.6mm;心皮2,基部合生。蓇葖果2,狭倒卵状披针形,长11-15mm,叉状分开,喙长约2mm。种子8-9里,近圆形,直径约1mm,黄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阴处潮湿地,或疏林下岩石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散结;止咳化痰。主湿热黄疸;痈肿疮毒;瘰疬;痰热咳嗽;癫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喉咙

    《中药大辞典》:牛喉咙药材名称牛喉咙拼音Niú Hóu Lónɡ出处《千金·食治》来源牛科动物黄牛及水牛的喉咙。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食。①《千金·食治》:

  • 木香花

    药材名称木香花别名白刺花、双白刺花来源蔷薇科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南北各省均有栽培。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收敛止痛,止血。主治肠炎,痢疾,月经过多,肠出血,小

  • 四叶草

    《中药大辞典》:四叶草药材名称四叶草拼音Sì Yè Cǎo别名冷水丹、风车草、四方草(《江西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四叶葎或细四叶葎的全草。夏季花期采收,晒干或鲜

  • 紫荆桠

    药材名称紫荆桠拼音Zǐ Jīnɡ Yā英文名Engler Abelia,Fruit of flower of Engler Abelia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小叶六道木的茎、

  • 白梅

    《中药大辞典》:白梅药材名称白梅拼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制法

  • 刺楸树叶

    药材名称刺楸树叶拼音Cì Qiū Shù Yè英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ndz.别名鸟不宿叶、刺楸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野菱根

    药材名称野菱根拼音Yě Lí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鞭科植物野菱和细果野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incisa Sieb. Et Zucc. Var. quadricaudata G

  • 刀豆

    《中国药典》:刀豆药材名称刀豆拼音Dāo Dòu英文名SEMEN CANAVALI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刀豆Canavalia gladiata (Jacq.) DC. 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壳及

  • 兔肉

    《中药大辞典》:兔肉药材名称兔肉拼音Tù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占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家兔等的肉。原形态①蒙古兔,又名:草原兔、跳猫。体形中等,长约45厘米,尾

  • 棕树根

    药材名称棕树根拼音Zōnɡ Shù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